> 沈良察觉到了张卫国的态度,但没有多说什么。
用实际结果说话,比任何解释都更有说服力。
检修工作正式开始后,沈良几乎寸步不离现场。
每一道工序,每一个细节,他都要亲自确认。
“师傅,这个螺栓的扭矩要控制在80牛米。”沈良对正在作业的老工人说道。
老张头抬起头,脸上带着一丝不耐烦。
“小沈,我干这行二十多年了,这点事还用你教?”
沈良并没有生气,反而耐心地解释。
“张师傅,我知道您经验丰富。但是这次改造的技术要求比较特殊,容不得一点马虎。”
老张头看了看沈良认真的表情,嘟囔了几句,但还是按照要求调整了扭矩。
类似的情况接连发生。
一些老工人对沈良提出的严格要求很不适应,认为这是在质疑他们的专业能力。
车间里的气氛变得有些紧张。
王大海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悄悄把沈良拉到一边。
“小沈,你要注意方式方法。这些老师傅都是有脾气的,硬来不行。”
沈良当然明白这个道理,但是技术标准不能打折扣。
“王师傅,我也不想得罪人。但是如果因为操作不当导致改造失败,责任谁来承担?”
王大海叹了口气。
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,但有时候也要学会变通。
“这样吧,具体的操作还是让师傅们来,你在旁边指导就行。别事事都要亲力亲为。”
沈良想了想,觉得这个建议有道理。
于是他调整了工作方式,不再直接干预具体操作,而是在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指导。
这样一来,老工人们的抵触情绪明显减轻了。
改造工作重新步入正轨。
第二天上午,最关键的炉膛内壁改造开始了。
这是整个项目的核心环节,也是技术难度最高的部分。
沈良在前世见过类似的改造案例,但具体到操作细节,还是有很多不确定因素。
“小心点,这块耐火砖的位置很重要。”沈良站在脚手架上,指导工人进行安装。
突然,一块砖头出现了裂纹。
工人们停下手中的活,都看向沈良。
“这怎么办?继续用还是换新的?”
沈良蹲下来仔细检查裂纹的位置和深度。
按照常规做法,有裂纹的砖头肯定要更换。
但是现在的问题是,备用的耐火砖数量有限,如果全部换成新的,可能不够用。
沈良的脑子快速转动,权衡各种因素。
这道裂纹位于砖头的边缘,不在受力的主要部位。如果处理得当,应该不会影响整体性能。
“用专用胶修补一下,应该问题不大。”沈良做出了决定。
但是张卫国此时正好路过,听到这话,脸色立刻沉了下来。
“沈良,你这样做是不是太冒险了?万一出问题怎么办?”
沈良站起身,语气坚定地说:“张副厂长,我经过仔细分析,这道裂纹不会影响使用安全。而且我们的备用材料有限,必须合理分配。”
张卫国显然不认同这个观点。
“技术改造不是儿戏,容不得半点侥幸心理。我建议暂停施工,重新采购材料。”
如果真的暂停施工,整个项目的进度就会被严重拖延。
沈良心里很清楚,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,更是他和张卫国之间理念的分歧。
一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