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大鹰有点不知道说什么,跟着骂不行,帮忙辩解更不行,索性让烟给市长点上。
周立伟接过烟,则安慰道:“市长您消消火,全国形势如此,咱们兴宁在您和书记的带领下,相对来说风气还算好的。”
江大鹰立刻也补充:“是啊,前两天我还和立伟私下讨论过,说咱们兴宁有了您这个市长,是有史以来风气最正,最团结最有干劲的班子!”
刘学义骂完,胸中的那股邪火似乎也没泄,他狠狠吸了一口,吐出的烟雾在午后的阳光里盘旋。
“团结有干劲也没用,没钱啊。振邦这报告写得好!明明南方那帮官倒投机倒把导致经济过热,结果让全国人民跟着吃政策紧缩的药,这上哪说理去?!”
“尤其咱们东三省,就跟后娘养的一样,活活被爬在身上吸血。他们搞产业园什么政策都行,到咱们兴宁就什么优待都没有……偏到姥姥家去了!”
江大鹰试探道:“文中提到的‘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’这部分是不是比较敏感?之前我和立伟建议振邦删掉比较好,但他坚持要留着。”
刘学义骂了几句,情绪平复了些,又低头看起了报告,闻言摆手道:“咱们自己人看没事,但等我给上面的领导看,肯定要改一改。”
还要给上面的领导看?有多上面?
江大鹰和周立伟对视一眼,眼中包含惊喜,江大鹰没忍住,拍了拍儿子,意味不言自喻。
他们知道,刘学义这是对江振邦报告中宏观经济分析的部分,产生了强烈的共鸣。
那份报告的开篇,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宏观经济的困境,尤其是分税制改革和紧缩政策对地方财政,报告的中期某一段,还特别提到了部分地区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虹吸问题。
刘学义第二次阅读报告,不像之前那样看得快,问得也急,这次他看得更仔细,仿佛在咀嚼每一个字。
办公室里一时间安静下来,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。
江振邦见状,不声不响地站起身,将几人喝过的茶杯收拾了一下,拿起暖瓶,重新给茶壶续上热水。
他动作不快,洗杯、温壶、置茶、冲泡,一套流程行云流水,没有发出半点多余的声响。
等他将三杯色泽清亮的新茶分别放到刘学义、江大鹰和周立伟面前时,刘学义正好翻到了文旅规划那一页。
“古城开发……”刘学义的手指在报告上点了点,抬眼看向江振邦,“文旅这部分的规划你写的也好,极有水平!但如果真按你说的这么做了,你确定就能实现让兴宁游客翻十倍,旅游营收翻五倍的效果吗?”
“起码比什么都不做要强。”江振邦说完,又笑:“至于游客和效益,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