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;行至一处十字路口,一家名为清源斋的铺子引起了姜闻的注意。
这铺面不大,却收拾得干净利落,门庭若市,进出之人多是些低阶修士与富庶百姓,似乎经营的是符?、丹药与一些基础的护身法器。
姜闻心中微动,迈步走了进去。店内伙计正忙得不可开交,柜台后,一名身着淡青衣裙梳着双丫髻的少女正低头拨弄着算盘,手指飞快,口中还在吩咐着伙计补货。
似是感应到有人注视,少女抬起头来。
当她看清美闻面容时,先是一愣,随即那双明亮的杏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喜,手中的算盘“啪”地一声落在柜台上。
“恩……………恩公!是您!”少女声音带着颤抖,几乎是踉跄着从柜台后跑了出来,对着姜闻便要跪拜下去。
姜闻袖袍一拂,一股柔和力道托住了她。
“清然,不必多礼。”他微微一笑,看着眼前这昔日衣衫褴褛,面黄肌瘦的难民少女,如今已是亭亭玉立,眉宇间多了几分干练与沉稳,修为也堪堪到了后天境界,不禁有些感慨。
徐清然激动得眼圈泛红,语无伦次:“恩公,真的是您!清然......清然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您了!”
她连忙将姜闻与白镜请到内堂奉茶,吩咐伙计看好外面。
内堂清雅,燃着淡淡的宁神香。徐清然亲自奉上香茗,这才平复了些许心绪,向姜闻叙说别后情形。
原来,当年她与母亲弟弟逃出了帝都后,一路南下,辗转来到这天洲云城。
徐清然自是有经商天赋,又谨记姜闻恩德,从小本生意做起。凭着诚信和太神宫的路子,竟将这清源斋经营得风生水起,如今已是云城中小有名气的商号。
店中专营修士常用之物,不少低阶甚至后天修为的修士凡人常来光临,也庇护了一些如同他们当年那般逃难而来的可怜人。
“都是托恩公的福!”徐清然感激道。“若非恩公当日救命之恩,哪有清然的今日。”
姜闻摆摆手,问道:“近来云城可还太平?我观城外似乎尚算安稳。”
徐清然闻言,叹了口气:“表面看似太平,实则暗流涌动。前些时日,原来的知府大人因勾结叛军被罢官下狱了。如今城中是王府主事,才算稳住了局面。听说南边叛军势力越来越大,前几日还试图攻城,幸亏王府兵马得
力,才击退了叛军。”
她压低声音:“如今这世道,哪里都不安生,也就是我们天洲,有王府坐镇,还能有片刻安宁。
她顿了顿,像是想起什么,又道:“恩公,您可还记得中山王府的李香月郡主?”
姜闻目光一凝:“自然记得。她如今在何处?”
“郡主她也在云城!”徐清然语气带着几分敬佩。“中山王在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