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律从来不怕死人说话,只怕活人沉默。”
五日后,第一道回应抵达。
来自北境残存的海律坛。一名老渔妇驾着破船穿越风暴,在道观门前放下一只陶瓮。打开一看,竟是三百颗晒干的海螺壳,每一颗内壁都刻着一句话,全是百姓对贪官污吏的控诉。她在纸上写道:“我们不能大声说话,但我们还能写字。风会吹走谎言,却吹不走这些声音。”
姜闻命人将海螺倒入铜鼎,以心火煅烧。火焰腾起之时,三百控诉化作一道青焰长龙,直冲夜空,久久不散,宛如星辰坠落人间。
第二道回应来自西漠。
三个流浪儿翻越沙丘而来,肩扛一块焦石。他们说,这是从被炸毁的书院遗址挖出的最后一块律碑残片,上面仅存半句:“……皆有权发声。”孩子们不懂深意,只知大人说过,这块石头能挡灾避祸。他们在逃亡途中靠它活了下来。
姜闻抚碑良久,命人在道观西侧立起新碑,将残片嵌入其中,并补全全文:“律十四:凡被遗忘者,皆有言权。”碑成之日,风起云涌,一道彩虹横跨群山,映照四方。
第三道回应最为奇特。
来自东海渔歌岛的一群盲女。她们不知何故得知林照行程,提前埋伏于航路险滩,救下被追杀的少年,并以古老渔歌传讯。那一夜,整片海域响起连绵不断的吟唱,歌词皆由风律改编,旋律悲壮如潮。歌声逆风而行,穿透数百里,最终化作一阵奇异的共鸣,震动道观地基,使那株识海青芽骤然抽出第三片叶子。
姜闻仰望夜空,终于展颜一笑:“你们听见了吗?这不是我在战斗,是千万人用自己的方式,守护他们认定的‘对’。”
然而,敌人并未退缩。
半月之后,一支黑甲军出现在山脚,打着“正统律庭巡察使”的旗帜,领头者乃是一名身穿玄袍的中年男子,面容冷峻,腰佩玉律刀,刀鞘上镌刻伪改后的风律条文。他带来一封诏书,声称姜闻“私设道观、聚众立教、蛊惑四方”,已被定为“天下大患”,勒令即刻解散门庭,交出所有信律牌,随其前往中州受审。
姜闻站在山门前,只问了一句:“你说我是乱臣贼子,那你可知,昨夜北境三百渔妇写的控诉,今日西漠孩童描的律文,还有东海传来的渔歌,加起来有多少人?”
对方冷笑:“民意如水,易浊难清。唯有律法可定乾坤。”
姜闻摇头:“那你根本不懂风律。它不是命令,是回应。你们用刀剑堵住嘴巴,可只要人心尚存,声音就不会断。”
话音未落,山风骤起。
不只是自然之风,而是无数意志汇聚而成的“律风”。
刹那间,四面八方传来声响??
北方有驼铃响起,阿砾带领商队穿越沙海,高呼律十四条;
南方有鼓声震天,南荒残部集结铜鼓寨,擂动战律;
&n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