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林风和苏婉清沉浸在新婚的甜蜜,以及应对QTech后续严苛认证流程的同时,他们的老对手赵恒,并没有闲着。
竞标叶氏酒店的失败,以及父亲赵经纬亲自出面宴请林风却未能达成预期效果,这让赵恒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。他知道,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,或者指望父亲的关系网了,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业绩和手段。
他调整了盛科网络的战略方向,不再执着于与风行科技在底层硬件安全技术上硬碰硬——他承认,在这一点上,风行科技确实走在了前面,尤其是在得到QTech的关注后,其技术领先性短期内难以撼动。
他将重心转向了应用层和解决方案。利用盛食集团在零售、物流等传统行业的深厚积累,赵恒整合资源,推出了一个名为“盛链通”的企业级服务平台。这个平台侧重于供应链金融、商品溯源(非硬件级)、会员营销等具体应用场景,主打“轻量化、易部署、见效快”,直接瞄准了那些对成本敏感、又急需进行数字化升级的中小企业。
同时,赵恒展现了他高超的公关和舆论操控能力。他投入重金,在各大财经媒体和行业论坛上,大肆宣传盛科网络的“转型”与“创新”,强调其“立足产业根基,解决实体经济实际痛点”的新战略。
一系列精心炮制的文章和访谈出炉,标题诸如《告别噱头,回归本质:盛科网络深耕产业互联网》、《赵恒:技术应为商业服务,而非炫技》、《透视盛链通:如何为传统企业插上数字翅膀?》。
这些宣传软文,看似客观中立,实则字里行间都在影射风行科技这样的公司“技术至上”、“不接地气”、“成本高昂”,暗示其解决方案如同屠龙之技,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华而不实。
赵恒甚至还邀请了几家与盛食集团关系密切的行业协会,组织了几场“产业数字化实践研讨会”,在会上大力推广“盛链通”模式,并有意无意地将风行科技的技术路线描绘成“阳春白雪”,曲高和寡。
这一套组合拳下来,确实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舆论风向。一些原本对风行科技感兴趣,但预算有限、更看重短期回报的中小企业主,开始倾向于选择听起来更“实惠”的盛科网络。
“林总,赵恒这小子,玩舆论真是一把好手。”张伟看着平板电脑上那些明显带有倾向性的报道,气得牙痒痒,“这不是颠倒黑白吗?我们的风信链平台明明也有针对中小企业的轻量级版本!”
林风倒是相对平静,他浏览着那些文章,嘴角甚至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:“他这是扬长避短,很聪明的做法。我们确实在高端和底层技术上建立了优势,他就去抢占我们暂时顾及不到,或者投入精力相对较少的中低端市场和应用场景。商业竞争,本就是各显神通。”
“难道我们就任由他这么抹黑?”张伟不服气。
“当然不是。”林风放下平板,“他玩他的,我们打我们的。第一,QTech的认证必须全力以赴,这是树立我们技术品牌高度和全球影响力的关键,只要拿下QTech,他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