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琛提供的关键名单,如同在暗夜中点亮了一盏明灯,为萧景玄指明了调查沈文渊案的具体方向。他立刻调动所有能动用的资源,按照名单上的名字,展开了更加隐秘而深入的调查。
名单上提及的东宫属官,名为赵永,现任太子舍人,职位不算最高,却因写得一手好文章、且极擅揣摩上意而深得太子萧景铭信赖,常伴左右,参与机要。此人家世寻常,能爬到如今位置,除了自身才干,背后定然少不了势力的扶持。
“查赵永的底细,尤其是他当年中举前后的人际往来,以及他与太原王氏,特别是与王崇焕之间,是否存在不为人知的联系。”萧景玄对顾昀吩咐道,眼神锐利,“还有,想办法弄到赵永的笔迹,与墨先生提到的可能被模仿的笔迹进行比对。此事需万分小心,绝不能惊动东宫。”
“属下明白。”顾昀领命,又道,“殿下,关于当年科考存档的原始试卷,属下查阅了相关规制,所有试卷在放榜后,会由礼部封存,移送翰林院归档,非有陛下特旨,不得调阅。我们的人,目前还难以接触到核心存档。”
萧景玄沉吟道:“无妨,先从外围入手。查当年与赵永同科、且笔迹可能被模仿的考生有哪些,这些人如今何在,或许能从他们身上找到突破口。另外,留意翰林院中,是否有能为我们所用之人。”
“是!”
就在萧景玄紧锣密鼓部署之际,宫内,沈青澜也迎来了新的挑战——皇后寿辰在即,司制司承制的贺礼“百鸟朝凤”缂丝屏风,到了最关键的制作阶段。张司制因赏识沈青澜的沉稳与才学,特命她协助典制,负责核对图样、分派丝线并监督部分区域的绣工。
这无疑是将沈青澜推到了更显眼,也更容易被挑剔的位置上。但她深知这是机会,亦是考验,处理得当,或可在司制司真正立足。
她更加兢兢业业,每日最早到工坊,最晚离开,对每一束丝线的颜色、质地,对每一处图样的衔接、配色,都反复核对,力求完美。她过目不忘的本事在此刻发挥了巨大作用,复杂的图样细节她烂熟于心,任何微小的瑕疵都难以逃过她的眼睛。
然而,树欲静而风不止。这日,德妃宫中的大宫女突然来到司制司,声称德妃娘娘想先睹为快,看看屏风制作的进度。
张司制不敢怠慢,亲自陪同查看。那大宫女围着已初具雏形的屏风转了几圈,目光挑剔,最终停在凤凰眼部的位置,那里正准备用最细的金线盘缀,以表现凤凰的神采。
“张司制,这凤凰的眼睛,可是重中之重,关乎整幅屏风的气韵。”德妃的大宫女慢悠悠地说道,“我们娘娘说了,听闻织造处新来的沈宫女,擅仿百家笔迹,想必于细微处的把握极有心得。不若这点睛之笔,就交由她来完成,也好让娘娘放心。”
此话一出,工坊内瞬间安静下来。所有人都看向沈青澜。凤凰点睛,是屏风制作最难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,一旦有丝毫差错,前功尽弃。让一个入宫不久、资历尚浅的宫女负责如此重要的环节,看似抬举,实则是将她架在火上烤!成了,是分内之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