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整个团队瞬间清醒。颜旭立即带人沿着管线排查,最终在穿过厂房的桥架处发现了问题——水轮机的低频振动通过建筑结构传导,与线缆产生了谐振。
“加装阻尼器,修改滤波算法!“颜旭立即部署方案。
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雨云,监测屏幕上的数据流已经持续稳定运行了整整四个小时。王磊带着验收组走进来时,看到的是一群眼睛通红却笑容灿烂的工程师。
“问题解决了。“颜旭的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,“不仅是现在,我们找到了这类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案。“这一刻的突破,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解决方案:针对工业振动干扰的专利方案,成为旭日的核心竞争力;共同经历绝望与突破的团队,建立了无可替代的战友情谊;水电站将此次故障排除过程写入行业交流材料,为旭日带来后续多个重大项目。
回程的车上,团队成员都沉沉睡去。李悦头靠着车窗,手里还紧紧握着记录解决方案的笔记本。颜旭看着后视镜里渐渐远去的电站大坝,突然对开车的张猛说:
“回去后,把这次解决问题的过程整理成技术白皮书。“
“要公开发表?“张猛惊讶,“这可是我们的核心技术!“
“就是要让所有人看到,“颜旭目光坚定,“在工业领域,有些价值,只能通过这样的锤炼才能获得。“
江水奔流不息,如同商业世界的浪潮。但这一刻,颜旭知道,他的团队已经锻造出了能够劈波斩浪的脊梁。这种在绝境中历练出的坚韧,比任何商业策略都更加珍贵,也将支撑着他们在未北京的初雪来得猝不及防,颜旭站在办公室窗前,看着雪花飘落在798厂区的锈迹斑斑的管道上。屋里,新购置的二手实验设备还散发着包装泡沫的气味,与老厂房的铁锈味奇妙地混合在一起。
“颜总,周教授到了。“助理轻声提醒。
颜旭转身,看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站在门口,手里拎着个磨损严重的皮质公文包。老人没有打伞,雪花在他深蓝色的中山装上留下细密的水痕。
“周老,您怎么不让司机送到门口?“颜旭快步迎上去。
“走走路挺好。“周明儒教授的声音温和而清晰,“这地方我熟,三十年前常来。那时这里还是无线电三厂。“他的手指轻轻拂过门框上斑驳的油漆,“没想到,现在又有人在这里做实业了。“
在简陋的会议室里,周教授打开那个鼓鼓囊囊的公文包,取出的不是简历,而是一叠手绘的电路图。
“我在学术期刊上看到你们水电站项目的技术分析,“周教授推了推老花镜,“那个振动干扰的解决方案,很有想法。不过,“他的手指点在图纸的一处,“如果在这里加个反馈回路,响应速度还能提升30%。“
颜旭凝视着那些精细的手绘图,突然明白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老专家为什么会选择这里。
&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