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“周老,我们给不了您研究所的待遇......“
周教授摆摆手,目光扫过窗外正在卸货的年轻工程师们:“我退休前带的最后一个博士生,现在在通天集团,年薪两百万。上周他来看我,说他三年没画过一张电路图了。“老人的手指轻轻敲着图纸,“这里,还能听见技术的心跳声。“
这时,办公室外传来一阵喧闹。颜旭推门出去,看见三个年轻人站在走廊里,身上还带着雪水。为首的男生戴着厚厚的眼镜,手里紧紧抱着一个透明收纳箱,里面整齐排列着各种自制模块。
“颜总,我们是来报到的。“男生略显紧张地推了推眼镜,“我是清华的李思远,这两位是我的同学。“
颜旭注意到他们脚边简单的行李:“这么快就搬来了?宿舍还没准备好......“
“没关系!“另一个高个子男生抢着说,“我们可以先打地铺。在实验室通宵习惯了。“
办公室里,正在调试设备的王磊抬起头,冲着年轻人喊:“喂,那几个高材生,别站着了,过来搭把手!这个频谱仪我们刚淘的二手货,你们年轻人应该会用。“
午后,颜旭带着新老员工在会议室吃盒饭。
周教授夹起一块红烧肉,笑着对几个年轻人说:“你们知道吗?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,就在这样的老厂房里,一待就是三天三夜。那时我们做载波通信,每个电路都要自己焊。“
李思远眼睛发亮:“周老,我看过您那篇关于信道编码的论文!“
“论文都是过去的了。“周教授摇摇头,“现在要看你们的。“他转向颜旭,“颜总,我建议立即启动'昆仑'计划。你们在水电站项目积累的经验,完全可以沉淀为一套完整的工业通信协议。“
财务总监李芸刚好走进来,听到这句话不禁皱眉:“周老,研发新协议的成本......“
“让我把话说完。“周教授从公文包里又取出一份文件,“这是我向老单位申请的联合实验室计划。设备、场地他们出,我们出技术。这样既能降低研发成本,又能获得国家级测试环境。“
颜旭注意到李思远一直盯着白板上未擦净的技术草图。那是今早他们讨论的一个信号干扰问题。
“有想法?“颜旭把马克笔递过去。
李思远犹豫了一下,接过笔在白板上画起来:“我在博士期间研究过类似的干扰模式。如果用自适应滤波算法,配合硬件上的这个改造......“他的笔迹越来越快,“可能只需要原来三分之一的成本。“
张猛放下饭盒走过来,仔细端详着草图:“小子,想法不错。不过你这个散热设计太理想化了,在高温高湿的工厂环境里撑不过三个月。“他在图上做了个标记,“这里,要加个通风通道。“
“而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