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云逸用命换来的,不就是逼他走出这一步吗?
他猛地抓过御笔,那支象征至高权力的笔,此刻却重若干钧。
笔锋饱蘸朱砂,如同饱蘸了鲜血。
他盯着黄绫,一字一顿,声音里充满了压抑的怒火与极致的屈辱:
“朕……………奉天承运皇帝,咨尔臣民:朕躬膺天命,二十载于兹,敬天法祖,未敢懈怠。然今岁天时乖戾,冬暖无雪,此乃朕诚悃未孚,政多阙失之故也。”
每写一个字,他的脸色就更青一分。
写到“政多阙失”时,笔锋几乎要戳破绫面。
他将笔狠狠掷于案上,朱砂溅开,如同点点血泪。
“拿去!”他对着吕芳低吼,胸膛剧烈起伏,“昭告天下!让所有人都看看,朕这个皇帝,是如何向老天爷认罪的!”
吕芳连忙上前,小心翼翼地捧起那份《罪己诏》,如同捧着一块烧红的烙铁。
他知道,这并非忏悔,而是皇帝在巨大压力下,一次违心而屈辱的妥协。
这份妥协的背后,必将伴随着更残酷的清算。
罪己诏颁布的仪式简单而压抑。
没有钟鼓齐鸣,没有山呼万岁。
只有吕芳带着几个太监,在玉熙宫外设下香案,将诏书内容宣告天地。
随后,嘉靖帝换上了更为朴素的斋戒礼服,走出了他待了二十年的精舍,来到玉?正殿。
他没有看身后跪倒一片的太监宫女,也没有看远处巍峨的紫禁城,只是抬头望着灰蒙蒙、没有一丝雪意的天空。
寒风卷起他的衣袂,显得那道身影愈发孤寂而偏执。
他焚香,下拜,开始诵读祈雪的青词。
声音平稳,甚至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,仿佛真的在与上天沟通。
但唯有近前的吕芳能看到,皇帝低垂的眼眸中,没有丝毫的虔诚,只有一片冰冷的、酝酿着风暴的深渊。
“皇上已经罪己了,”吕芳在心中默念,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,“接下来,该轮到“人祸”来承担天怒的后果了。周云逸的死,仅仅是个开始。”
嘉靖四十年正月初一,皇帝违心罪己,在西苑斋戒祈雪。
这份屈辱,像一颗种子,埋在了帝国最高权力者的心中。
而满朝文武,在短暂的松了口气后,很快将意识到,皇帝的退让,从来都不是结束,而是另一场更激烈博弈的开始。
此刻无声的玉熙宫,正在默默积蓄着,足以掀翻无数人命运的惊雷。
嘉靖四十年正月十五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