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他们的说法,满清人能够到中原去抢劫一番,我们其实也是可以的。虽然大明军队战斗力作战比较强,但我们骑兵的优势是速度快,只要不跟这些人碰上,专门找大明各府县薄弱的地方,动作够快也能抢回来一批东西。
所以这些人从京城败退之后,非但没有想着该如何给大明一个交代,反而是想着伺机来抢劫,当然这也是游牧民族的习惯,北方草原和内陆接壤的地方,十年不起兵就是个怪事儿了。
“禀报大人,朝廷的廷寄到了。”
就在官船快要起航的时候,旁边过来两匹快马,这两人身上背着两个包袱,按照李定国现在的级别,已经有资格看朝廷的廷记了。
这东西说白了,也就是最近两三天内朝廷所做出的一些重大举动,各地的官员们看完之后,有意见的可以说意见,没意见的就当做长长见识,也好对全国的情况有个了解。
李定国还是头一次看这东西,非常有趣的把这两个包袱拿到了船上,然后一个一个的看。
京城与南京的禁军训练营都开始了,两边儿同时招募了八千名士兵,三个月之内将会出营。
其次在鲁东和中原也有两个训练营正在修建当中,一个月之后也就可以投入使用了,到时候还要征召一批士兵。
吏部衙门发出的这一封是关于各地举荐孝廉的事情。
朱慈琅也想着快点儿找到人手,但是科举取士需要改革,原来所考的那些玩意儿肯定是不行的,各地一些知名人士被地方官员举荐之后,让锦衣卫再把他们查个底儿掉,可以的自然就能当官了,不行的那要退回去,有犯罪现象的还要继续查。
对于这些新式的选官方式,李定国还是感觉到非常好奇的,不过最好奇的还是吏部衙门的官员核审制度。
朝廷每年都将派出大批人员对各地方官员进行十几种调查,合格可以留任,优秀可以升迁,不合格只能是被罢官了。
不合格严重者还要追究其责任,送交刑部法办…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