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锚点”基地深处,时间仿佛被压缩、拉长,又在冰冷的钢铁秩序中扭曲。陈垣和李琟如同在巨兽肠道中潜行的微生物,依靠李琟对基地结构图的惊人记忆力和陈垣对能量流动的敏锐感知,规避着一波又一波因76号冲击而加剧的巡逻和系统自检。索科洛夫提供的碎片信息,像冰冷的针,不断刺穿着他们对“日晖计划”的原有认知。
他们的目标,转向了基地的数据核心区域——并非主控中心(那里防卫必然森严到令人绝望),而是一个被标记为“远期规划与资源协调”的次级服务器机房。根据索科洛夫含糊的提及,一些关于“特殊资源全球调度”的原始协议副本和早期评估报告,可能因为其敏感性和非实时操作性,被归档在这个相对边缘的区域。
机房的生物识别锁在李琟携带的、从之前某个昏迷技术人员身上“借”来的高级权限令牌面前黯然失效。门滑开的瞬间,一股混合着机器散热和静电尘埃的气味涌出。房间内,成排的服务器机柜发出低沉的运行嗡鸣,指示灯如同繁星般明灭。
李琟直奔主题,他的手指在携带的便携式终端上飞舞,如同最顶尖的钢琴家演奏着入侵的交响乐,绕过层层防火墙,直接切入归档数据库的底层。陈垣则警惕地守在门边,同时将精神感知扩展到极致,感受着服务器集群中流淌的、海量数据所散发出的、混杂而庞大的“信息场”。
“找到了。”李琟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激动。他调出了一份被标记为【“基石”协议/全球资源优先征用与豁免/最终版】的加密文件。文件的加密等级极高,甚至带有某种非算法的、基于生物特征绑定的精神印记锁。
“需要特定的‘钥匙’……”李琟眉头紧锁,尝试了几种常规破解手段,皆告失败。文件如同一个沉默的黑匣子,拒绝着任何未经授权的窥探。
陈垣走上前,凝视着屏幕上那个不断旋转的、由复杂几何图形构成的加密图标。他感到怀中的古玉残片和传承羽笔传来一阵奇异的悸动,仿佛被那加密图标中蕴含的某种冰冷意志所刺激。他下意识地伸出手,将指尖轻轻按在屏幕上方(并未接触),同时,引导着自身的精神,与古玉中那温和而坚韧的地脉能量,以及羽笔中承载的守夜人传承意志相融合,形成一股独特的、充满生机与历史厚重感的意念流,缓缓探向那个加密图标。
这不是暴力破解,而更像是一种……基于能量签名和精神本质的“身份验证”。
奇迹发生了。那冰冷的、拒绝一切的加密图标,在接触到陈垣这股融合了地脉生机与守护意志的独特能量签名后,竟如同遇到宿命中的解钥般,微微一顿,随即那复杂的几何结构开始层层瓦解、消散!
文件内容,如同展开的古老卷轴,呈现在他们面前。
这并非一份传统的军事或政治盟约,而是一份冷酷到极致的、基于文明存亡优先级计算的“资源掠夺许可证”。
协议的核心条款,清晰得令人窒息:
· 单方面征用权: 签署协议的“日晖计划”参与国,有权在“文明紧急状态”宣告后(定义模糊,由“计划”高层判断),单方面、无条件征用全球范围内任何被标记为“战略级”的资源。这包括了传统的能源、矿产,更包括了……地脉能量节点、具有特殊信息承载能力的古代遗迹、乃至特定范围内的人类智力资源与基因库。
· 豁免与筛选机制: 协议包含一份不断更新的、“值得保存的文明资产”清单。清单上的项目(如特定的知识库、基因样本、艺术品、以及……少数经过严格筛选的“合格个体”)将在“资源整合”过程中享有优先保护权。而清单之外的一切,默认为可牺牲的、用于维持“核心火种”的“燃料”。
· 技术共享与执行同步: 协议国必须共享所有与“地脉能量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