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思路客小说网”最新网址:https://www.4xxs.com,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
当前位置:思路客小说网 > 其他类型 > 点亮哲心: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 > 第13章 哲学与社会变革

第13章 哲学与社会变革(1 / 2)

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
好书推荐: 将军府的账房小娘子 国运三角洲:一声花来,全员红温 穿入维京当霸主 带记忆爱你 人族圣朝:从商纣五皇子开始 快穿不做别人的垫脚石 开局拿下甘宝宝,段王爷一边去! 快穿之作精女配她只想当咸鱼 神豪:万倍返还,美女太主动了 冒牌造物主的自我修养

木叔家的老南瓜刚摘下三个,石长老就拄着拐杖来了,进门就喊:“苏拉姑娘,去跟你先生说说,今儿得讲讲‘变’的理。”他手里攥着片枯叶,叶脉在阳光下看得清清楚楚,“就从这叶子说起,去年是绿的,今年黄了,可根还在,明年开春又能冒出新的来。”

迪卡拉底正在整理典籍,闻言放下手里的麻布,笑了:“石伯是想讲当年抗旱的事吧?”

石长老在炕沿坐下,往烟袋里装着烟叶:“还是先生懂我。那年的事,现在想起来,还像在眼前晃。”

抗旱的事发生在二十年前。村里的老人们总说,那是百年不遇的大旱,河底裂得能塞进拳头,麦子卷着叶,像被火燎过。起初大家各顾各,有井的拼命抽水,没井的就守着干地叹气,没过几天,有井的也慌了——井水见了底,囤的粮食也快吃光了。

“最先吵起来的是东头和西头。”石长老猛吸了口烟,烟袋锅“滋滋”响,“东头有口老井,西头没有,西头的人想分点水,东头的不干,说‘这是俺们祖宗挖的井,凭啥给你们?’差点动了家伙。”

苏拉听得揪心:“那后来咋好的?”

“是老村长拿典籍拍了桌子。”石长老往地上磕了磕烟灰,“老村长那会儿快七十了,把《共生篇》往晒谷场的石桌上一摔,说‘老祖宗早说了,水是大伙的,地是大伙的,命也是捆在一块儿的!’”

他说的老村长,是石长老的师父,据说能把全村的典籍背下来。那天他没骂谁,也没逼谁,就坐在石桌上讲典籍里的故事:讲洪水时大家共扛粮袋,讲荒年时你家送个南瓜我家送把野菜,讲“共生”不是嘴上说说,是真要把别人的难处当自己的难处。

“有人听进去了,有人还犟。”石长老的声音沉了沉,“东头的王老五,把井守得死死的,说啥也不让西头的人靠近。结果夜里井塌了,他家的麦子也旱死了,第二天一早,他蹲在井边哭,西头的人没说啥,扛着锄头就去帮他挖新井。”

这事儿让苏拉想起边境小镇的分水纠纷。那会儿觉得分匀了就行,现在才明白,光分匀不够,得打心眼儿里觉得“咱是一伙的”,不然今天分匀了,明天还得吵。

迪卡拉底接过话头:“这就是哲学的用处。平时看着像老古董,真到了坎上,就成了定盘星。老村长讲的不是典籍上的字,是把字里的理,变成了能让人往一块儿走的劲儿。”

“可不是咋的。”石长老笑了,“后来全村人凑在一块儿,年轻的去山里找水脉,年老的在家算着各家的用水量,连孩子都学着用瓢往菜苗根上浇,一滴都不浪费。有人说‘这哪是抗旱,是照典籍过日子’,还真让他们说着了——《节水篇》里写的‘量入为出,惜水如金’,那会儿全用上了。”

更奇的是,抗旱结束后,村里人没散,反倒真照着典籍改了规矩:把各家的井都归了集体,按人口分用水量;还选了五个“公道人”,专管分东西、评理,谁也不能搞特殊。

“这就是变了?”苏拉问,“把老规矩改了,按新的来?”

“是变,也不是变。”迪卡拉底指着窗外的老槐树,“树年年落叶,年年发新芽,你能说现在的树不是原来的树?规矩也一样,核子里的理没变——还是‘共生’,只是换了个更合时宜的模样。”

下午,他们去见了当年参与抗旱的李大叔。李大叔现在瘸着条腿,据说是当年找水脉时被石头砸的。他正坐在门槛上编筐,见了他们,放下手里的篾条,指着院里的大水缸:“这缸就是当年分的,每家一口,统一放水,谁也不能多存。”

“您就不觉得憋屈?”苏拉问,“自家的地,浇水还得听别人的。”

“憋屈啥?”李大叔拍着缸沿,“那年要是各顾各,我这腿早喂

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
新书推荐: 18岁玄学太奶归来,这帮孙子我来罩 走上人生巅峰,从双修功法大成开始 末世反派心尖宠,犯病尸王她今天又正常啦 穿书逃荒后,病弱夫君不装了 渣了霸总后我带崽封神 恶毒假千金被读心后,剧情崩坏了 重回儿子结婚当天,我当场搅黄婚事 假公主重生后,全朝跪求放过 快穿大唐,他只想贪污腐败享人生 为你入狱,你却提离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