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从田亩测量、粮谷计算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讲起,然后再逐渐深入到一些简单的工程预算方面的知识;
而在“格物浅识”的课堂里,博士们则通过生动有趣的演示,向学生们讲解了杠杆、滑轮等简单机械的作用原理,甚至还亲自演示了水的浮力、热胀冷缩等常见的自然现象。
这些内容,对于习惯了抽象义理探讨的监生来说,新奇而有趣。
虽然短期内看不到对科举有什么直接帮助,但却仿佛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,看到了一个更加具体、更加生动的世界。
消息自然也传到了靖王耳中。
“在国子监搞这些小动作?”靖王冷笑,“叶明小儿,也就这点能耐了。让那些寒门子弟去摆弄算盘木匠活吧,真正的栋梁之材,依旧出自我等诗书传家之门。”
他并不太在意国子监的这点变化,认为这只是叶明无奈之下的点缀,成不了气候。
他的注意力,依旧集中在如何利用太后的影响力,以及在部议中彻底扼杀“实务科”的提议上。
然而,叶明看重的,正是这看似微小的开端。他知道,改变观念非一日之功。
今天有十个监生愿意接触实学,明天就可能有一百个。当这些种子在年轻一代的心中生根发芽,当他们未来走上仕途,所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的。
同时,叶明也加紧了在工坊和军中的“实学”推广。他让人编写更加浅显易懂的《火铳操典图解》、《基础算术手册》,要求军官和匠头们必须学习,并将其纳入考核范围。
他要让“知识就是力量”这个观念,首先在自己能掌控的范围内成为共识。
国公府内,叶明偶尔也会考校一下小妹叶瑾的功课。他惊讶地发现,叶瑾对那些诗词歌赋兴趣一般,反倒对他偶尔提及的算学、格物知识听得津津有味,甚至能举一反三。
“三哥,为什么船能浮在水上,石头却会沉下去呢?”叶瑾眨着大眼睛问道。
叶明耐心地用她能理解的方式解释着浮力的概念,看着妹妹恍然大悟的可爱模样,他心中一动。或许,改变的希望,不仅仅在朝堂,在军营,也在这些尚未被旧有观念完全束缚的年轻心灵之中。
朝堂上的部议仍在扯皮,国子监的新风徐徐吹拂,工坊与军营的变革稳步推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