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为,此举万万不可!”他先是痛斥李正“捕风捉影,动摇国本”,将都察院的脸面驳斥得一干二净。
接着,他话锋一转,非但不拒绝,反而对着龙椅之上的女帝,深深一揖,声音铿锵有力:“但为证老臣清白,也为安天下悠悠之口,老臣恳请陛下,准其所奏!”
他主动请求搜查!
满朝哗然。
王德庸仿佛没看见众人的惊愕,继续用那不容置疑的语气,提出了一个条件:“只是,国法无情!若查无实据,证明此事纯属诬告。那此等动摇国本、构陷宰辅之徒,必须严惩不贷,以正视听!”
局势瞬间逆转。
王德庸以退为进,用自己的清誉做赌注,瞬间将那口致命的黑锅,狠狠地甩回给了女帝和都察院。
现在,压力来到了李正这边。
查?
万一查不到,他将身败名裂,万劫不复。
不查?
那你就是戏耍君王,更是死罪。
朝堂上的风向立刻开始转变,不少官员开始附和丞相,指责都察院小题大做,哗众取宠。
悬镜司内,赵恪紧张得手心都在冒汗:“完了,这老狐狸太狠了!李正这下骑虎难下了!”
徐恪却依旧平静,甚至还饶有兴致地为自己续上了一杯茶。
“看到了吗?老狐狸在割肉喂鹰。”他吹了吹滚烫的茶水,语气平淡,“他用自己的一点名声做赌注,赌我们不敢跟。如果李正此刻退缩,那都察院‘监察百官’的威信将一落千丈,从此沦为笑柄。这才是真正的杀招。”
龙椅之上,女帝李青鸾自始至终都面无表情。
她那双深不见底的凤眸,静静地看着殿下那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,和那只悍不畏死的年轻猎犬,仿佛在欣赏一场有趣的斗兽。
在双方僵持不下,整个大殿的空气都快要凝固时,她终于开了金口。
她的决定,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。
“准奏!”
两个字,清冷而决绝。
她同意了搜查,满足了都察院的要求,展现了彻查到底的决心。
李正和一众年轻御史的脸上,瞬间露出了狂喜之色。
“但是,”女帝话锋一转,目光扫过王德庸,“丞相所言亦是国之正理。若查无实据,李正,不仅要罢官免职,还要下悬镜司诏狱,由徐恪亲自审问,看其背后,是否另有主使。”
李正脸上的喜色瞬间凝固。
最后,女帝的目光落在了殿前,声音不带一丝感情。
 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