躬身禀报:
“启禀二皇子,我等已过惠州府,距沿海之地不远了。”
车帘被轻轻掀开,朱樉缓缓睁开眼,声音平淡地吩咐道:
“知晓了。尔等在此休整片刻,待备好行装,便赶赴最终目的地。抵达后,准许尔等歇息三日,这几日日夜赶路,辛苦你们了。”
侍从们闻言,皆面露感激,纷纷退下。
车内,朱樉从怀中取出一卷舆图,缓缓展开。
此图与大明寻常舆图迥异,乃是苏河参照后世疆域划分绘制而成,广东的区划标注得极为详尽:
上六府为广州、肇庆、南雄、韶州、惠州、潮州,下四府则是高州、雷州、廉州、琼州。
“苏大哥竟能将舆图绘得如此精细,我定不能负他所托。”
朱樉指尖划过“深圳”二字,低声自语:
“按他的设想,需在此处设总部,再将南边的港岛、对岸的珠海与香山澳打造成港口,接应南洋归来的沈万三船队……如此,工业区便可落在此处。只盼广州知府能识时务,按规矩办事。”
一月前,朱樉便奉苏河之建议,着手准备南下广东。
因随行人员多、行李繁重,行程颇缓,耗时十余日才近目的地。
接下来,他需先赴广州府,与知府交接完毕,方能推行后续计划。
明朝地方行政分府、州、县三级,知府为正四品,每数月需赴应天府参加朝会奏事,职权堪比后世的高官兼省官员。
知府同知则为其副手,相当于副省级官员。
朱樉深知,若得不到地方官员的配合,后续的布局便无从谈起。
不多时,车马抵达广州府城门外。
此时的广州府,除府城本身较为繁华,其余州县多显落后。
无论是大明,还是后世的大清,广东的兴旺之地历来不过寥寥数处,广州十三行便是其中代表。
这“十三行”并非特指某片区域,而是对广州对外贸易盛况的形容。
徽商、晋商在此汇聚,连西洋的商行也在此设点,一派繁盛景象。
城门外,百姓往来不绝,挑着货担的小贩、牵着耕牛的农夫、身着绸缎的商人穿梭其间,透着勃勃生机。
守城士兵见这支车马仪仗不凡,知是贵人驾临,一名百夫长连忙整理衣冠,从城墙上快步走下。
因军改尚未普及至边疆,这些将士仍沿用旧制称谓。
“敢问车中是哪位大人?驾临广州有何公干?”
百夫长隔著数十步高声问道,语气恭敬。
车内,朱樉取出一块鎏金令牌,递与身旁侍从。
侍从捧着令牌快步至百夫长面前,朗声道:
“车上坐的是大明朝二皇子、秦王殿下。此乃殿下令牌,还请你速将令牌呈与知府大人,烦他前来接驾,殿下有圣旨宣布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