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在河南山里采的,花瓣上带着点山土的清香,而这陈葛花带着湖腥味,明显是微山湖东岸的货,跟你没关系。”
钱多多凑近闻了闻,松了口气:“对!俺送的葛花都是挑最好的,哪会有湖腥味!孙玉国这是想拉俺下水啊!”他从布包里掏出一张单子,“这是俺这次送药的清单,上面还有采葛花的农户签名,要是孙玉国再胡搅蛮缠,俺就拿这个跟他对质!”
正说着,门外传来马蹄声,林婉儿骑着马回来了,手里举着几张证词:“王大夫,找到了!东岸的村民都作证,孙玉国上个月收了一大批陈葛花,刘二还说要换咱们的药材,让咱们出丑!”
王雪跑过来,看着证词上的画押,兴奋地跳了跳:“太好了!现在证据确凿,看孙玉国还怎么狡辩!”
可没等他们去找孙玉国,济世堂的门板突然被撞开,刘二跌跌撞撞地跑进来,脸上青一块紫一块:“王大夫……求您救救孙大夫!他……他喝了自己泡的葛花茶,现在吐得厉害,还说肚子疼!”
众人都是一愣,张阳皱眉:“他自己有陈葛花,怎么还会中毒?”
王宁立刻起身:“走,去看看。”他让张阳带上新葛花和陈皮,跟着刘二往济世堂跑。
一进济世堂,就闻到一股刺鼻的霉味,孙玉国躺在里屋的炕上,脸色惨白,嘴角还沾着呕吐物。王宁上前诊脉,又看了看桌上的药碗,碗底还剩些陈葛花的残渣。
“你用陈葛花泡了多少?”王宁问。
孙玉国虚弱地开口:“就……就三钱,想着解解乏,没想到……”
“这陈葛花不仅没药效,还长了霉,吃了会伤脾胃,严重的还会中毒。”王宁让张阳拿出新葛花,“张阳,快煎药,加两钱陈皮、一钱甘草,先给他解霉毒。”
张阳立刻去灶房煎药,刘二在一旁搓着手,满脸懊悔:“都怪俺……俺不该听孙大夫的,换了你们的葛花,现在还害了他自己……”
王雪站在门口,看着炕上的孙玉国,小声对王宁说:“哥,咱们真要救他吗?他之前还那么害咱们。”
王宁摸了摸她的头,眼神温和却坚定:“他是有错,但医者仁心,不能见死不救。再说,葛花解的是酒毒,也该解解他心里的贪念之毒。”
药煎好后,孙玉国喝了下去,没过多久,脸色就好了些。他看着王宁,眼神里满是羞愧:“王大夫,俺……俺对不起你,也对不起乡亲们,俺不该为了抢生意,用陈葛花换你的新葛花,还散布谣言……”
王宁坐在炕边,拿出一朵新葛花:“孙大夫,你看这葛花,虽然小,却能解酒醒脾,靠的是实实在在的药效。咱们行医,靠的也该是真本事、良心药,不是歪门邪道。你要是愿意,以后咱们可以一起研究药材,为乡亲们多做点实事。”
孙玉国看着那朵紫亮的葛花,眼眶红了,他慢慢坐起来,对王宁作了个揖:“王大夫,俺听你的!以后再也不搞那些歪门邪道了!”
窗外的阳光照进来,落在那朵葛花上,像是给它镀上了一层金边。王宁知道,这场关于葛花的风波,总算有了转机,但要真正化解两家药铺的矛盾,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。
清晨的阳光透过济世堂的窗棂,落在孙玉国床头的药碗上。碗里还剩少许葛花药汁,淡褐色的液体映着他泛红的眼——昨夜王宁临走前留下的话,像根细针,扎在他心里最软的地方。
“孙大夫,醒了?”门外传来刘二的声音,带着几分怯意。他端着一碗小米粥进来,粗布袖口蹭了蹭门框,“王大夫让俺给您熬的,说您刚解了霉毒,得吃点软和的养养胃。”
孙玉国接过粥碗,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,忽然叹了口气:“刘二,去把库房里剩下的陈葛花都搬出来,一会儿给百草堂送过去——咱们留着这东西,害人害己。”
刘二愣了愣,随即点头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