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是谁?不许过!”
“我要进山采药,你拦着我做什么?”林婉儿的声音清亮,带着几分不屑,“就凭你们几个,也想拦我?”
紧接着,便是木棍碰撞的声音和刘二的怒骂声。王宁趁机带着王雪绕到旁边的小路,快步走进一片茂密的皂荚林。这里的皂荚树长得格外粗壮,枝头的皂荚饱满,红棕色的外壳泛着光泽。
“哥,你看这个行不行?”王雪指着枝头一串皂荚,踮起脚尖想够到。
王宁走过去,仔细看了看,伸手摘下一枚,递给她:“你看,成熟的皂荚外壳坚硬,颜色是红棕色,上面有蜡质粉霜,捏起来沉甸甸的。要是青绿色的,捏着发软,里面的种子还没长好,药效差远了。”他一边说,一边从药篓里拿出小剪刀,剪下一串成熟的皂荚,放进篓里。
王雪认真地听着,把哥哥的话记在小册子上,又学着他的样子,仔细挑选皂荚。“哥,你之前说大皂荚有小毒,为什么还能治病啊?”她忍不住问出了昨日的疑问。
王宁停下手里的动作,看着她:“《本草纲目》里说,大皂荚‘味辛、咸,性温,有小毒,归肺、大肠经’。它的毒性,刚好能攻痰浊之邪,就像用锋利的刀子切开堵塞的管道。但必须炮制得当,还要控制剂量,要是给体虚的人用,或者和麦门冬这些药同用,就会出问题。”
就在这时,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,伴随着刘二的喊叫:“他们在那边!快追!”
王雪吓了一跳,手里的皂荚差点掉在地上。王宁立刻把药篓背在背上,对她说:“别慌,婉儿会引开他们,我们从另一边下山。”两人顺着林中小路快步往下走,身后的脚步声越来越近。突然,林婉儿从旁边的树丛里跳出来,拦住了追来的人:“想追他们,先过我这关!”
王宁趁机带着王雪加快脚步,很快就出了深山,回到了皂角岭村。看着药篓里满满的成熟皂荚,王雪松了口气,却也有些担心:“哥,刘二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,怎么办啊?”
王宁看着药篓里的皂荚,眼神深邃:“他越是着急,就越说明大皂荚对他重要。我们只要守住这些药材,再让村民们知道真相,他的阴谋就不会得逞。”
此时的百草堂外,张阳正站在门口张望,看到两人回来,立刻迎了上去:“可算回来了!刚才有几个村民来问,能不能跟着一起去采皂荚,他们说不想被刘二欺负。”
王宁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亮光:“好啊,明日我们就组织村民一起进山,让大家都知道,大皂荚是皂角岭的宝贝,不是谁想垄断就能垄断的。”
清晨的阳光刚爬上皂角岭的山头,百草堂的院子里就热闹起来。十几个村民背着竹篓、拿着剪刀,等着和王宁一起进山采皂荚。王雪把自己的采药包整理好,又仔细检查了一遍里面的小册子——昨晚她特意把大皂荚的药性、采摘要点都重新抄了一遍,想趁机教给村民。
“王大夫,咱们今天多采些,晒干了存着,冬天就不怕没药了!”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扛着锄头,笑着说道。他正是前几日被大皂荚救醒的老妇人的丈夫,说起这药材,满是感激。
王宁刚要应声,就见村口方向来了辆马车,车帘掀开,药材商人钱多多从车上跳下来。他穿一身藏青色绸缎长衫,腰间挂着个算盘形状的玉佩,手里拎着个沉甸甸的布包,脸上堆着笑:“王大夫,好久不见!这次给您带了些上好的麦门冬,刚从江南收来的,您瞧瞧?”
王宁迎上去,钱多多已经把布包打开,里面是颗粒饱满、色泽黄白的麦门冬。张阳凑过来闻了闻,点头道:“闻着是正品,带着清甜气,是好货。”
钱多多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:“那是自然!我钱多多做生意,从不卖假货。对了王大夫,前几日听说您用大皂荚治好了急症,我倒想起个方子——麦门冬配大皂荚,润肺又祛痰,效果翻倍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