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省中药材标准》里早有记载,这是禁忌,不能用。”
这话让李婶更慌了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:“那可怎么办?总不能一直胀着,要是影响了孩子……”张娜赶紧握住她的手安抚,王宁却盯着药篓里的枸橘叶出神——叶子药性温和,若是减量搭配其他药材,或许能行?可孕妇用药半点马虎不得,他得再想想稳妥的方子。就在这时,门外传来“笃笃”的敲门声,伴随着清脆的女声:“王药师在吗?”王雪跑去开门,只见林婉儿站在雨幕里,身上披着件素色的蓑衣,蓑衣上还沾着些草屑,手里提着个竹篮,里面装着些新鲜的紫苏叶。“我听说镇上有人积滞,想着紫苏能理气和胃,就采了些送过来。”
林婉儿走进铺子,目光扫过桌上的枸橘叶,又看向里屋的李婶,立刻明白了几分。她走到王宁身边,轻声说:“孕中积滞,需温而不燥、理气不伤胎。枸橘叶配紫苏叶,再加少量砂仁,砂仁能安胎理气,三者同用,既能解胀,又能护胎,你觉得如何?”王宁眼睛一亮——他怎么忘了砂仁!砂仁性温,归脾、胃经,既能理气醒脾,又能安胎,和枸橘叶、紫苏叶搭配,正好契合李婶的症状。他立刻提笔写药方,笔尖在纸上划过,留下清晰的字迹:“枸橘叶三钱,紫苏叶二钱,砂仁一钱,水煎服,每日一剂。”
张阳接过药方,转身去灶房抓药。王雪凑过来看着药方,小声问林婉儿:“婉儿姐,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孕妇用药的讲究?”林婉儿笑着摸了摸她的头,手指上还带着户外的凉意:“我以前跟着师父走南闯北,见过不少孕中患病的妇人,师父常说,医者用药,既要对症,更要知禁忌,尤其是孕妇,差一分药量都可能出大事。”李婶拿着药方,心里踏实了不少,起身要付钱,王宁却摆手:“先用药,等好了再说。这药要温服,喝完别吹风,要是有不舒服,随时来告诉我。”张娜还找了块干布,让李婶擦干裤脚,又给她拿了把油纸伞,看着她撑伞走进雨里,才放心地关上门。
雨越下越大,铺子里的药香更浓了。林婉儿帮着王雪整理药材,忽然想起什么,对王宁说:“我刚才来的时候,看见济世堂门口围着不少人,好像是患者喝了他们的药,腹泻更严重了。孙玉国脸色很难看,刘二在一旁手足无措的。”王宁皱了皱眉——济世堂用的怕是寒凉的理气药,比如枳壳配黄连,虽能理气,却会伤了脾胃,尤其患者本就泻后体虚,哪禁得住寒凉药的折腾。他正想着,门外忽然传来马蹄声,伴随着粗哑的呼喊:“王药师!王药师!”
众人抬头看去,只见药材商人钱多多披着件黑色的斗篷,骑着匹枣红马,冒雨停在铺子门口。他翻身下马,斗篷上的雨水“哗啦啦”地往下掉,手里还提着两个沉甸甸的布袋子,走进铺子就喘着粗气说:“可算到了!路上遇到山洪,耽误了两天,这是你订的枸橘果实,还有些枸橘棘刺,虽然功效弱些,凑合用也能救急。”张阳赶紧接过布袋子,打开一看,里面的枸橘果实个个饱满,青中带黄,油胞细密。王宁走上前,拿起一个果实闻了闻,辛香浓郁,是上好的药材。他拍了拍钱多多的肩膀:“辛苦你了,冒着这么大的雨送过来。”
钱多多擦了擦脸上的雨水,笑着说:“咱们都是为了救人,说什么辛苦。对了,我刚才路过济世堂,听见孙玉国在骂刘二,说药材不够用了,还说要去山里采枸橘,可这雨天,山里路滑,哪那么好采。”王雪撇了撇嘴:“谁让他之前让刘二折断咱们的枸橘枝,这是报应!”王宁却摇了摇头,看着窗外的雨帘,若有所思——济世堂的患者要是得不到对症的药,病情只会更重,不管孙玉国之前做过什么,医者仁心,总不能见死不救。林婉儿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,轻声说:“你想帮他?”王宁点了点头:“先把镇上的患者治好再说。等雨小些,我让张阳送些枸橘过去,告诉他用法用量,但愿他能听进去。”
雨还在下,百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