息凝神。
“大同以人为本,以人为本也是大同的根基,大同的一切,都是以百姓们的需求去做的,我身为大同节度使,担负朝廷的重任,于公于私都以百姓为重。”
“如今灾民遍地,艰难求生,我如何置之不理?何时解决大同灾民之弊,何时是我归京之时。”
不是我不回京,而是百姓们不放我回京。
理解了王信话里的意思,魏照彻底无语,怎么还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。
人群里的贾环这回也听到了。
想起曾中郎告诉自己的话,今日又听到节帅之言,他是极聪明的人,如何还不能理解。
战无不胜,攻无不克,保家卫国、斯民小康。
这需要去教化吗?
在强敌环伺、野蛮侵扰的环境下,战败意味着家破人亡。只有那些从未亲身经历蛮族凶残的人,才会不把胜负当回事。因此,追求胜利是刻在骨子里的生存本能,何需教化?
所以战无不胜,攻无不克的道理,根本不需要去教化。
至于保家卫国。
这四个字的核心,在于一个“家”字。
保卫的不是虚无缥缈的“天子”或“社稷”,而是身后父母妻儿所在的真实家园,是属于自己的田产与财富。保护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,这,需要教化吗?
最后斯民小康。
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富裕安定的生活,哪个百姓会反对?谁会不支持?这,又需要教化吗?
魏照没有得到自己想听的答案,面对强势的王信,无奈的离开。
回去的路上,轿子里的魏照突然睁大了眼睛。
王信这不是造反。
这是要掘他们的根啊!
不可思议的眼神中,带着深深的恨意。
再一想巡抚衙门的冷落,差役们的小心翼翼,甚至不敢对付百姓,竟然怯手怯脚起来,如此这般如何管得住百姓?
百姓里多的是刁民!
一切都说得通了。
“欺世盗名之辈。”魏照如临大敌,连夜写了奏疏:“朝廷必须认清楚王信,否则真让王信继续下去,那么大周就完了,亿万百姓也会进入末法时代,土地上遍布豺狼,百姓们不知礼,化身妖魔”
写完后亲自密封。
招来亲信,命几人快马加鞭送去朝廷。
北方呼啸。
士兵们穿着厚重的棉袄,依然冻不住寒冷,背着鸟铳的士兵还好,最苦的要数长枪兵,伸出去的手冻得通红,头上的旗帜被狂风拉扯的摇摇晃晃。
“幸亏沿途有城镇可以住宿,多少能恢复些体力,真是要命啊。”
赵赫所率领的营负责开道。
三千名军士骑马的骑马,步行的步行,还有搭坐骡驴车的,这些畜生拉着的车上堆满了物资,随着物资的消耗,空车也越来越多。
“也就是咱们了。”手下校官笑道: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,咱们守着塞外,牲畜不愁。”
“那倒是。”
牲畜的消耗大,平日里光喂养就是极大一笔开销,更不提每年日常的损耗。
不过大同军镇有别处没有的优势。
掌握着无边无际的塞外,每年至少一半的时间,牲口会到塞外喂养,既能操练军队行军,又极大减少了牲口的消耗,而大同军镇获取牲畜的成本最低,承担得起日常损耗。
“也不知道忻州那边顺利不顺利。”赵赫担心道。
冬天实在不是作战的好时机。
大同军镇选择现在出战,其实并未做好打硬仗的准备,但是现在的太原最为空虚,趁机把太原军收编,保障山西全境对大同没有威胁。
“咱们这边不容易,他们只会比咱们更不容易。”
赵赫点了点头。
十一月二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