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尸体就在阵眼上,所以她才会被第一个杀死。”
红衣黑影在院子里停留了几分钟,又缓缓拖着烛台往前走,消失在夜色中。直到她的身影彻底不见,三人才松了一口气,瘫坐在地上。
“杀戮法则应该是这样的。”苏九璃整理着思路,慢慢开口,“第一,‘血烛祭’开启后,所有被标记的人都会成为祭品,标记的方式就是接触过‘血烛’相关的物品,比如唐代接触过的黑烛,我们之前毁掉的血烛,还有这块红布碎片。第二,祭品会按照‘恐惧值’的高低被依次杀死,唐代因为被众人猜忌,恐惧值最高,所以第一个死。第三,红衣女鬼是‘血烛祭’的执行者,她会在夜里出现,寻找祭品,而她手里的烛台,就是杀人的工具。”
林野点了点头,补充道:“还有一点,她似乎害怕光亮。刚才她在院子里的时候,一直躲在阴影里,没有靠近有月光的地方。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,在房间里点上火把,暂时保证安全。”
阿吉从怀里掏出火折子,点燃了房间里的一根破旧木柴,火光瞬间照亮了整个房间。就在火光亮起的瞬间,唐代的尸体突然动了一下,三人吓得瞬间站起身,匕首对准尸体。唐代的眼睛缓缓闭上,嘴角的笑容却越来越大,胸口的烛芯突然“滋”的一声,燃起了一点暗红色的火苗,火苗越来越旺,渐渐形成一个小小的火焰图案,图案的形状,正是红衣女鬼身上的红衣轮廓。
“这是……红衣女鬼的印记。”苏九璃的脸色变得凝重,“看来唐代和红衣女鬼之间,有某种联系。我们之前调查到,十年前村里发生过一场大火,烧死了很多人,其中就有一个穿着红衣的女人,她是村里的绣娘,擅长绣白梅。”
林野突然想起了什么,从怀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纸条,那是之前在村西一家废弃的绣坊里找到的,纸条上是用鲜血写的几行字:“血烛燃,白梅残,红衣泣,祭荒村……”他指着纸条上的字,“‘红衣泣’应该就是指那个绣娘,‘白梅残’可能就是指她绣的白梅图案。唐代身上的蓝布衫和手里的红布碎片上都有白梅针脚,说明她和绣娘认识,甚至可能是绣娘的徒弟或者亲人。”
苏九璃接过纸条,仔细看了看,突然说:“我知道了!十年前的大火,其实是一场‘血烛祭’的失败品。绣娘是那场祭祀的执行者,但是祭祀失败,导致村里的人都被烧死了,只有她因为某种原因变成了鬼魂,一直留在村里,等待下一次祭祀的机会。而唐代,可能是绣娘的后人,她回到村里,就是为了完成当年未完成的祭祀,让绣娘得到解脱。”
“但她为什么要哄骗村民,让他们成为祭品?”阿吉疑惑地问。
“因为‘血烛祭’需要足够多的‘生魂’来滋养血烛,只有血烛完全燃烧,绣娘才能解脱。”苏九璃叹了口气,“唐代被绣娘的怨气操控,加上她自己对村子的执念,才会做出这些事。现在她死了,绣娘只能亲自来执行祭祀,接下来,村里的人都会成为她的目标。”
就在这时,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凄厉的惨叫,紧接着是“砰”的一声闷响。三人脸色骤变,立刻冲出房间,朝着惨叫传来的方向跑去。只见隔壁的房间里,一个穿着蓝色短褂的男人倒在地上,胸口插着一根黑色烛芯,和唐代的死状一模一样。他的尸体周围,同样散落着几根细小的烛芯,勾勒出一个小小的“引魂阵”。
“第二个祭品。”林野的声音冰冷,“他之前接触过唐代递给他的陶碗,碗里可能沾了血烛的烛泪,所以被标记了。”
苏九璃蹲下身,检查着男人的尸体,突然发现他的手里攥着一张纸条,纸条上是用炭笔写的几行字:“红衣绣娘,血烛为媒,三更时分,祭于祠堂。”
“三更时分,祠堂。”林野看着纸条,眼神坚定,“看来绣娘要在祠堂完成最终的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