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然选贤与能,为何只因性别,便对万千可能之‘贤能’视而不见?这究竟是遵循圣人之道,还是曲解圣人之意,固守门户私见?!”
“你……强词夺理!” 辜玑气得胡子发抖,“男女有别,自古皆然!此乃天理!”
“天理?” 刘绰嘴角勾起一丝近乎悲悯的嘲讽,“何为天理?让有才者报效无门是天理?还是让有志者空耗闺阁是天理?您所维护的,究竟是圣人之道,还是您不愿改变、懒于改变的……迂腐之道?!”
“噗——” 辜玑年事已高,被这番连珠炮似的质问怼得气血上涌,竟当场喷出一口老血,踉跄着被旁人所扶住。
殿中顿时一片惊呼混乱。
辜玑指着刘绰的鼻子尖,“诡辩,你这是诡辩!你如此行径,将天下读书人的脸面放在何处?”
刘绰却看也不看他,转向御座,再次躬身,声音清晰无比地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。
一字一句,掷地有声,如同黄钟大吕,震撼人心:
“读书之人,无论男女,所求为何?”
“不过四句——!”
“为天地立心!”
殿内骤然一静
“为生民立命!”
有人开始抬头,目光震动
“为往圣继绝学!”
辜玑的身体微微一颤
“为万世开太平!”
皇帝李诵猛地坐直了身体,眼中爆发出异彩!
这四句话,带着一种涤荡灵魂的力量,让紫宸殿中的男人们内心久久不能平静。
刘绰环视全场,目光灼灼:“这四句,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的宏愿!圣人何时说过,只有男人才可以读书?男女皆可读书明理,难道只准男子有此抱负,女子便不配拥有?女子若有此心此志,为何不能给她们一个机会,让她们也能为这天地、生民、往圣、万世,尽一份心力?!”
“市舶司公开遴选,考的乃是实学,是能为国所用的真才实干!女子若能通过,证明其才不逊于男,为何不能用?难道仅仅因为她们是女子,便连报效国家的资格都要被剥夺?这难道就是圣人心中的‘仁’与‘公’吗?!”
“既如此瞧不上女子,为何又要怕?今日阻挠女子参考者,扪心自问,你们所维护的,究竟是江山社稷,还是你们不容动摇的……男子权威?!”
最后一句,如同利剑,直指本质,撕开了许多道貌岸然言辞下的私心。
朝堂之上,鸦雀无声。
许多原本激烈反对的官员,此刻面红耳赤,哑口无言。
刘绰没有在经义细节上与他们纠缠,而是直接拔高到了理想、责任、国家利益的层面,彻底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。
宫城外,原本喧闹的国子监和弘文馆学子们,也通过杜佑早已安排好的书吏和迅速出来的内侍传递,得知了紫宸殿内发生的一切和那震耳发聩的“横渠四句”。
一时间,所有人都沉默了。
他们罢课请愿,自以为扞卫的是圣人之道。
可刘绰却说,圣人之道的核心是“仁”与“公”,是“为万世开太平”,而不是狭隘地排斥一半的人口。
他们追求的终极理想,被一位他们试图反对的女子,诠释得如此光辉璀璨,如此胸怀天下。
相比之下,他们的行为,显得何等狭隘和可笑?
不知是谁先低下了头,紧接着,如同潮水般,学子们的脸上浮现出羞愧和深思的神情。
然而,聚集的人群,却并没有散去。
皇帝李诵看着殿下那个独自站立、却仿佛有着千军万马气势的女子,眼中满是激赏与震撼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