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匠们用沙土将炸坑填埋时,李杰已回到密室重新调配火药。他将雪白的硫磺晶体倒在青铜天平左盘,右盘的砝码加了又减,直到秤杆精准地指向 “一钱” 刻度。这次他特意挑选了形状最规则的晶体,透过窗棂照进的阳光穿过晶体,在石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,像撒了一把碎钻。
“把硝石比例提到 8.5,硫磺和木炭各减 0.25。” 李杰对研磨火药的工匠说道,手里的铜铲轻轻拨动陶钵里的原料。硝石粉末簌簌滑落,像一场细小的雪,落在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上,瞬间被染成灰黑色。
负责研磨的工匠是个叫陈三的年轻人,他爹曾是皇家琉璃坊的匠人,家传的手艺让他研磨的粉末比旁人细腻三分。此刻他握着鹿皮杵的手稳如磐石,研磨的速度比上次慢了一半,额头上渗着汗珠也不敢擦 —— 李大人说过,这一步快一分,危险就加十分。
新的火药混合物呈现出一种偏白的灰,像掺了雪的泥土。李杰取了一点放在指尖捻搓,粉末细腻得几乎感觉不到颗粒,只有一丝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开。他忽然想起穿越前在实验室里第一次合成火药的场景,那时用的是纯度 99% 的化学试剂,而现在全靠土法提纯,却也能达到这般效果。
第三次试验的沙坑挖得更深,周围的沙袋堆得像座小山。这次连负责看守新械坊的卫兵都被惊动了,三个穿着明光铠的卫兵站在百步外的土坡上,手按刀柄紧张地观望,他们接到的命令是 “无论听到什么动静都不许靠近”,可那接连不断的巨响实在让人心里发毛。
引线点燃的瞬间,李杰特意退到五十步外的掩体后。这次的引线烧得比之前快,“滋滋” 声像毒蛇吐信,火星溅落在沙地上,烫出一个个小黑点。
“轰!”
巨响传来时,连百步外的卫兵都被震得一个趔趄,手里的横刀差点出鞘。掩体里的工匠们只觉得耳朵里像塞了团棉花,什么都听不见,眼前的景象却毕生难忘 —— 沙柱冲天而起时竟带着刺眼的亮白色,像一道贯通天地的光柱,无数沙粒在空中炸开,变成一片金色的雨。
等烟尘散去,众人惊骇地发现,新炸出的坑深达六寸,坑底的沙子全变成了琉璃状,像一块巨大的黑色琥珀。最让人咋舌的是,三十步外一棵碗口粗的槐树,叶子竟全被气浪掀飞,光秃秃的枝桠指向天空,像被雷劈过一般。
“这威力……” 张铁匠张大嘴巴,手里的铁锤 “哐当” 掉在地上,“能把城墙炸个窟窿吧?”
李杰却皱着眉,他用树枝戳了戳坑底的琉璃层,硬度比上次高了不少,却还没达到能炸开玄武岩的程度。“再加硝石!” 他抹去脸上的烟灰,烟灰蹭在脸颊上,把白净的皮肤划出几道黑痕,“提到 9 份,硫磺 0.7,木炭 0.3。”
这个比例让工匠们都倒吸一口凉气,刘老栓忍不住劝道:“大人,硝石太多怕是不稳妥,上次有个胡商带来的硝石,碰上火星就炸了……”
“不同的提纯程度,配比自然不同。” 李杰打断他,眼神里闪烁着兴奋的光,“粗硝石含杂质多,稍动就炸;但咱们七次提纯的硝石,稳定性足够支撑这个比例。” 他想起化学课本上的知识,硝石含量越高,燃烧越充分,威力也就越大,只要纯度达标,安全性反而更有保障。
第四次试验时,连密室的窗户都震得嗡嗡响,窗纸被气浪掀破了三个洞。负责记录数据的帛书被风吹得乱飞,李杰按住帛书的手都在发抖 —— 不是害怕,是激动。这次的炸坑深达七寸,坑边的沙子竟凝结成了薄薄的玻璃片,像一面面破碎的镜子。
工匠们开始敢隔着门缝偷看了。新械坊的伙夫王二柱端着午饭路过时,正赶上爆炸,吓得手里的食盒都掉了,菜汤洒了一地。等他看清炸坑的模样,忽然拍着大腿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