斤,铆钉拉力得达五十斤。合格的就打上认证章,凭章领补贴。”
抽检小组到洛阳时,赵铁匠紧张得手心冒汗。老工匠用特制的钩子钩住新犁的犁梢,让两个壮汉往上吊,直到挂上三百斤的石头,曲辕只是微微弯曲,松开后立刻恢复原状。用凿子敲打铆钉时,木头都裂开了,铆钉还牢牢咬在里面。
“合格!” 老工匠拿出黄铜印,在犁身侧面 “啪” 地盖了个红印,“赵师傅这手艺,比长安的老工匠都不差!”
赵铁匠捧着带印的新犁,在铺子里摆了个高台供人参观。有了 “司农寺认证” 的红印,他的新犁不仅在洛阳供不应求,连周边的郑州、许州都有人来订货,光是定金就收了满满一匣子。
“以前打旧犁,能混就混,” 赵铁匠给新收的学徒们上课,手里举着带印的新犁,“现在不一样了!这红印就是脸面,就是饭碗,得把每锤都打在心上!”
秋分时,司农寺统计各地新犁产量,地方冶铁坊的产量已经超过了皇家冶铁监。看着报表上不断攀升的数字,李杰知道,贞观犁的推广已经真正扎根到了大唐的土壤里。
欲知下文如何,请先关注收藏点赞!谢谢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