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p>
“嗯嗯!”李娟几口喝完碗里的粥,放下碗筷,“我吃饱了,先去写作业了!”
“去吧,我收拾完就走。”屈梅芳看着女儿蹦蹦跳跳上楼的背影,眼里满是笑意。
李娟的书房在二楼,是去年盖新房时特意隔出来的小房间。墙上贴着她的奖状,从小学的“三好学生”到高一的“数学竞赛二等奖”,满满一墙;书桌是爸爸亲手打的,虽然样式简单,但桌面光滑,放着她的课本和习题册。她坐在椅子上,打开暑假作业,笔尖落在纸上时,还能想起刚才母亲说要做手擀面时的雀跃——原来幸福真的能让人精力充沛,连枯燥的暑假作业都变得可爱起来。
屈梅芳收拾完碗筷,从门后拿起一个竹编背篼。这背篼是李娟爷爷留下的,竹条已经被磨得发亮,边缘有些地方脱了线,她用布条缠了几圈,还能接着用。她把背篼往肩上一搭,走出院门,朝着村子西侧走去。
山里的路从没有“平坦”二字。去张宇家倒是近,顺着院后的小路上山,五分钟就能到,可三婶家在山的另一头,得绕着几道山梁走。路是村民踩出来的,窄窄的一条,旁边就是斜坡,长满了野草和带刺的灌木。她走得慢,脚下的碎石子“咕噜噜”滚下去,惊起几只蚂蚱。风从侧面吹过来,带着山里特有的草木清香,她想起年轻那会跟着丈夫来这边走亲戚,那时候路更难走,可心里盼着吃三婶做的柿饼,脚步都轻快些。
二十多分钟后,她终于走到三婶家的院子门口。三婶正坐在院角摘扁豆,看见她来,笑着起身:“嫂子来啦,快进来坐!”院子里种满了蔬菜,黄瓜藤顺着架子爬得老高,番茄挂着红通通的果子,最靠边的那片扁豆架下,绿油油的扁豆荚垂下来,像一串串翡翠。
“嫂子,我都给你摘好了,装在筐里呢。”三婶指着墙角的竹筐,“还挖了些土豆,你看够不够?”
屈梅芳谢过三婶,把扁豆和土豆往背篼里装,边装边和三婶聊天。三婶问起南方工厂的情况,问起她丈夫和儿子的近况,她一一答了,又问起村里的事——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,谁家盖了新房,谁家的老母猪下了崽。山里的日子慢,家长里短的闲话能聊上大半天,等她背上背篼准备走时,太阳已经快要升到头顶了。
“路上慢点!”三婶站在门口喊。
“知道啦!”屈梅芳回头挥挥手,转身往回走。背篼不算沉,可山路崎岖,走了没一会儿,她额角就冒出了汗,后背也湿了一片。她停下来歇了歇,望着远处自家院子的方向,能看见二楼书房的窗户开着,心里想着女儿大概还在写作业,便又迈开了步子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