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如同进行一场长途行军般,从容不迫地拿下了伏尔加河下游大片区域,并在北高加索地区成功合围了来不及撤退的俄军高加索军团。
此时,翻越了高加索山脉自南而来的刘永福部,与横渡里海抵达战场的刘锦棠部也已全部到位。
汉军集结逾十万精锐,在北高加索的广阔平原上,将过十五万人的毛熊高加索军团团包围!
这支军队乃是当前毛熊境内规模第二大的野战兵团,更是其镇守西南边疆的中流砥柱。
一旦被歼灭,毛熊在南部边境将再无可用之兵!
顿时,整个毛熊朝廷陷入恐慌!
无论为了保住都安全,还是挽救这支被困重围的军队,他们都必须立刻采取行动——尽快与天朝展开谈判,已是刻不容缓。
否则局势只会愈不可收拾!
即便将来汉军主动停手,不再进攻,单凭这场战争造成的巨大损耗,毛熊也将无力应对南方土鸡人的趁火打劫!
此战彻底击碎了毛熊的幻想,让他们清醒意识到两国之间悬殊的实力差距,从此再也不敢存有任何侥幸之心。
最终,双方商定谈判地点设在叶卡捷琳堡,这个选择对彼此而言都可接受。
毛熊派出的谈判代表毫无悬念,正是相兼外交大臣米哈伊洛维奇·戈尔恰科夫。
在欧洲诸国中,常由相亲自执掌外交事务,因其掌握全局战略,决策权完整,能更有效地贯彻国家利益。
戈尔恰科夫与汉斯宰相俾斯麦一样,都是活跃于欧洲政坛多年的老手,深谙权术之道。
多年来,毛熊四处树敌,危机四伏,若非他四处奔走、周旋列强之间,极力维系外交平衡,国家处境恐怕早已雪上加霜。
然而,纵使他竭尽心力,终究无法扭转沙皇刚愎自用、一味扩张的执政方针。
倘若当年沙皇肯听从他的建议,先稳固内政,紧随欧洲尤其是西欧的步伐,大力展本国工业,今日也不至于落到这般田地。
望着对面那位年轻的天朝外交官,戈尔恰科夫内心涌起一阵酸楚般的羡慕。
同样是代表国家出使谈判,对方身后是一个蒸蒸日上、实力雄厚的大国,而他自己背后的国家却已是千疮百孔、风雨飘摇。
这种反差实在令人唏嘘。
天朝的崛起不过短短数年,正因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,国力才得以迅猛提升,迅跻身强国之列。
当年天朝贫弱时,毛熊尚可倚仗武力肆意欺凌;可一旦对方迈入工业时代,立刻便反过来将昔日的霸主狠狠压制!
这一切,归根结底,皆源于工业化的力量。
可惜的是,毛熊的工业化之路彻底失败了。
想到此处,戈尔恰科夫心头泛起浓浓苦涩。
他年过七旬,时日无多,而国家已然江河日下。
纵有改革之心,也早已失去回天之力。
他只能默默羡慕眼前的顾维钧——那人遇上了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,而自己一生辅佐的,却尽是些狂妄无知、执迷不悟的统治者!
“戈尔恰科夫先生,”
顾维钧见对方年事已高,语气颇为平和,“贵方应当已清楚我方提出的要求,不知是否愿意接受?”
若毛熊派来的不是他,恐怕场面早就僵了!
“外长先生,贵方提出的这些要求实在太过分,我们实在难以接受!”
戈尔恰科夫听完顾维钧的陈述,眉头紧锁,语气沉重地回应。
起初,天朝索要的已是远东、西伯利亚、中亚,以及伏尔加河以东的大片疆土。
可如今战局逆转,汉军不仅稳稳拿下原有目标,更已渡过伏尔加河,将战线推至河西岸。
那些新占之地,自然不可能轻易归还。
于是,摆在戈尔恰科夫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