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军团由卡尔亲王统率,这支军队在先前的战斗中已经多次展现出非凡的战斗力,是整个德军序列中最为精锐的部队之一。
将如此精锐之师交由老毛奇调度,足见威廉一世对此战的重视程度。
当第二帝国正式对毛熊宣战的消息传出后,整个欧洲迅为之震动。
相比之下,这场战争所引的关注远不及普法战争那样强烈。
毕竟,普法战争爆于西欧核心地带,影响的是整个欧洲格局,周边国家无不高度关注,尤其是比利时、荷兰与卢森堡三国,更是对战火蔓延的可能性忧心忡忡。
而德意芷与毛熊之间的战争生在遥远的东欧,远离欧洲的政治和经济中心,波及范围相对有限,因此大多数国家对此反应较为冷淡。
所谓“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”
,对于没有直接影响的事务,西欧诸国表现得漠不关心,也算情理之中。
当然,小国可以冷眼旁观,但大国却不能无动于衷。
当这个消息传到日不落帝国的都雾都城时,朝野上下反而松了一口气。
此前,他们一直担忧汉斯人是否会借着高卢政局动荡之际,趁势扩张,逐步削弱甚至取代高卢,进而成为比高卢更强、甚至过日不落的欧洲头号强国。
如今,见德军将矛头转向东方,与毛熊交战,他们心头的大石终于落地。
毛熊一直是日不落帝国高度警惕、长期遏制的对象;而汉斯人的迅崛起,也让日不落颇为忌惮。
让这两个令人生厌的国家互相消耗,对日不落而言,简直是不费一兵一卒便坐收渔人之利的最佳局面。
因此,对于这场战争,日不落表面上虽然表达了对和平的“关切”
与“遗憾”
,呼吁双方尽快停战,但实际上却并未采取任何实质行动,完全放任局势展。
当然,日不落也并非真的袖手旁观。
他们真正的重心,放在战后如何拉拢高卢的问题上。
高卢的皇帝流亡到了日不落,国内爆了革命,成立了共和国。
但铁塔城的工人起义却演变为一场声势浩大的公社运动,导致高卢局势愈混乱。
刚刚输掉一场战争,若再陷入一场大规模内战,恐怕高卢将彻底陷入衰退,从此一蹶不振。
一个衰弱的高卢固然对日不落有利,但过于衰弱则未必是好事。
他们的欧洲大陆政策始终围绕一个核心:扶持“老二”
,以牵制“老大”
,维持大陆势力均衡。
在普鲁士尚未统一德意芷、未打败高卢之前,普鲁士是欧洲的“老二”
,高卢是“老大”
。
如今局势逆转,普鲁士不仅统一了德意芷,还从高卢那里夺取了两块战略要地,并获得了巨额战争赔款,实力大增。
这笔因战争带来的意外之财,令普鲁士迅崛起,称霸欧洲已只是迟早的事情。
相较之下,高卢的处境就显得格外艰难。
阿尔萨斯与洛林的煤炭与钢铁资源是其工业命脉,如今一朝失去,工业展必然大受打击。
再加上高达六十亿法郎的战争赔款,高卢的财政几乎被彻底掏空,国力衰退已成定局。
因此,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高卢都无法再与德意志相提并论,注定只能退居欧洲第二。
既已如此,高卢自然不再是日不落帝国的敌人,而是可以拉拢的盟友。
英伦方面也开始重新调整策略,试图借助高卢的力量来牵制德意志。
恰逢第二帝国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于毛熊国之际,日不落帝国趁机向高卢正府军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与军事支持,协助其镇压本国铁塔城内的公社运动。
这种工人阶级主导的社会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