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走胡科长后的夜晚,办公室的灯一直亮到深夜。
李铁柱没回家,王亚茹也没走。
白日里面对诱惑的强硬姿态卸下后,空气中弥漫着更深的思量。
还在想胡科长的事?王亚茹将一杯新沏的热茶放在李铁柱手边,自己在他对面坐下。
李铁柱没碰茶杯,手指无意识地捻着一支铅笔,目光落在虚空处:三倍的利润……亚茹,说实话,你心动吗?
王亚茹沉默了一下,没有立刻否认,而是坦诚道:说不心动是假的。
那么多钱,能解决我们多少问题?市里店面的资金压力,建材生意的本钱,甚至……我们以后买房安家……
她话锋一转,声音轻柔却坚定:可这钱,拿着烫手,睡着不安。
胡科长那种人,今天能给你送钱,明天就能把你拖下水。
李铁柱终于抬眼看向她,昏黄的灯光下,她眉眼间的担忧和清醒异常清晰。
你也觉得不能碰?
不是我觉得,王亚茹纠正他,语气带着一种与他并肩作战的笃定,是我们不能碰。
铁柱,你记得咱们刚租下百货大楼柜台时,你怎么说的吗?
她模仿着他当时斩钉截铁的语气:咱们要做阳光下的生意,走得正,行得端,睡得着!
李铁柱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:你还记得。
我当然记得。
王亚茹身体微微前倾,咱们从摆地摊开始,一步一个脚印,被市管会追过,被刘耀宗坑过,被流言蜚语砸过……哪一关是好过的?
可咱们都闯过来了!
靠的是什么?不是投机取巧,是实打实的质量,是看得见的信誉,是豁出去的拼劲!
她的声音不高,却句句敲在李铁柱心上:这根基,不能毁在一时的贪念上。
李铁柱深深地看着她,仿佛想从她眼中汲取力量:可这机会……确实难得。
胡科长有句话没说错,想干这事的人排着队。
我们不做,别人也会做。
别人是别人!
王亚茹语气难得地强硬起来,李铁柱,你是要跟那些钻营苟且的人比谁更没底线,还是要做你自己说的,那个能立在潮头、看得更远的弄潮儿?
她拿起桌上那份刊登着严打政策的报纸,指尖点着相关段落:你看看,这风向已经变了!
胡科长他们那一套,迟早要完蛋!
咱们现在凑上去,不是捡钱,是陪葬!
李铁柱的目光随着她的指尖移动,心中的天平彻底倾斜。
他需要的,不是盲目的支持,而是这样清醒的分析和坚定的共谋。
那……按你的意思,这建材生意,咱们还做不做?他问,语气已是商量。
做!
为什么不做?王亚茹眼神清亮,但不能按胡科长的法子做。
咱们在‘计划外’的市场里,靠信息,靠效率,靠合规经营,堂堂正正地分一杯羹!
虽然利润薄点,但心里踏实,路子也能走长。
她拿出纸笔,一边写画一边说:我们可以利用‘星辰’的运输优势,做小批量的跨区域调剂。
把甲地便宜的好货,拉到乙地紧缺的地方,赚取合理的差价和运费。
所有票据齐全,依法纳税,谁也挑不出毛病!
李铁柱看着她专注谋划的侧脸,心中最后一丝犹豫也烟消云散。
他接过她手中的笔,在纸上补充:
对。
规模要控制,不能大张旗鼓。
目的是熟悉渠道,积累经验,不是靠这个暴富。
这钱,赚的是辛苦钱,信息钱,不是风险钱。
两人你一言我一语,在深夜里将原本充满诱惑的险路,规划成了一条虽然狭窄却坚实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