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铁柱……我……”
王亚茹张了张嘴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,羞愧和感激交织,让她语无伦次。
李铁柱没有看她,径直走到收费窗口,从布包里数出相应的钱,递了进去,声音清晰:“同志,王秀兰(王亚茹母亲的名字)的住院费和药费,麻烦您。”
工作人员点了钱,开了收据,态度瞬间好了不少。
钱的问题暂时解决,但李铁柱知道,这还不够。
他找到主治医生,客气地询问病情和治疗方案。
他没有像普通家属那样一味哀求,而是条理清晰地问了几个关键问题:最佳治疗方案、预估费用、恢复周期。
他的冷静和条理,甚至让医生多看了他几眼,耐心地做了解答。
听完医生的话,李铁柱心里有了更清晰的盘算。
他走回走廊,看着依旧惶然无措的王亚茹和亚兵,没有说空洞的安慰话。
他从布包里拿出剩下的钱,分成两份。
将较多的一份递给王亚茹,语气平稳,像在安排工作:
“亚茹,这些钱你拿着,是后续的治疗费和这段时间的生活费。
婶子这里离不开人,你和亚兵轮流照顾。”
然后,他将较少的一份递给王亚兵,拍了拍少年的肩膀:“亚兵,你是家里的小男子汉了。
照顾好娘,也要照顾好姐姐,跑腿买东西的活儿你多担待。
钱拿好,别乱花,但也别省着,该买营养品就买。”
最后,他才看向王亚茹,目光深沉:“服装摊和录像厅那边,有我和大壮,你不用操心。
你的工钱,我照。
这不是帮你,是你应该得的。
你人虽然在这边,但心在摊子上,我知道。”
他顿了顿,语气变得更加郑重:“另外,我以‘丽人服饰’的名义,再预支给你未来两年的工钱,算是公司借给你的无息借款。
等你娘病好了,你手头宽裕了,再慢慢还。”
他刻意用了“公司借款”
、“无息”
、“慢慢还”
这些字眼,将一场可能掺杂私人情感的救助,彻底规范成了一笔清晰、有尊严的商业往来。
既解决了她最大的经济困境,又彻底卸下了她心理上“接受施舍”
的包袱。
王亚茹听着他这番深思熟虑、面面俱到的安排,看着他被医院走廊灯光照得有些苍白的脸,一直强忍的泪水终于汹涌而出。
但这一次,不再是绝望的泪水,而是某种坚冰彻底融化、堤坝彻底崩溃后,混合着巨大感激、深刻信赖和某种尘埃落定般安心的释放。
她什么都没有说,只是用力地、重重地点了点头,任由泪水肆意流淌。
李铁柱看着她哭得像个孩子,心里最后那点担忧也放下了。
他知道,她接受了。
不仅是接受了帮助,更是从心底里,真正接纳了他进入她最艰难、最真实的生活。
他没有再多待,嘱咐大壮留下帮忙跑跑腿,自己则转身离开了医院。
他得回去守住他们的摊子,那是他们所有希望和未来的根基。
走在回市场的路上,夜风凛冽,李铁柱的心却异常火热且坚定。
他知道,经过这一夜,他和王亚茹之间,那层最后的、若有若无的隔膜,已经彻底消失不见。
他们的命运,从今夜起,才算是真正牢牢捆绑在了一起,风雨同舟,休戚与共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