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前从容应对顾客刁难的她,在煤油灯下仔细核对账目的她,在他冲动时冷静拉住他的她,在他提出天马行空想法时认真分析利弊的她……
那个身影,清瘦,却坚韧;话不多,却句句在理;家境贫寒,却从未向命运低头。
他们一起啃过冷硬的玉米饼,也一起分享过赚到第一桶金的狂喜;一起面对过市场的恶意,也一起规划着未来的蓝图。
那不是温室里需要呵护的花朵,而是能与他一同历经风雨、野蛮生长的木棉。
想到这里,李铁柱心中再无半分犹豫。
他抬起头,看向陈干部,眼神清澈而坚定,脸上甚至带着一丝礼貌的歉意:
“陈同志,非常感谢郑镇长和陈同志您的抬爱。
郑丽娟同志条件这么好,是我高攀不上。”
他顿了顿,语气平和,却带着不容转圜的决绝:“而且,我现在全部心思都放在事业上,实在没有精力考虑个人问题。
恐怕要辜负郑镇长和陈同志的美意了。”
拒绝得干脆利落,甚至没有留下一丝“以后再说”
的余地。
陈干部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了。
他显然没料到,一个个体户,竟然会如此毫不犹豫地拒绝一位副镇长抛出的橄榄枝!
这完全不符合常理!
“李同志,你……你再考虑考虑?这可是难得的机会……”
他还想再劝。
“不用考虑了。”
李铁柱打断他,语气依旧客气,却带着送客的意味,“我的心意已定。
麻烦陈同志回去,代我向郑镇长表达歉意。”
陈干部看着他毫无波澜的眼神,知道事不可为,脸色变了几变,最终只是点了点头,推起自行车,一言不地走了。
那背影,带着几分悻悻然。
摊位里一时间安静下来。
王亚茹依旧低着头,整理衣服的动作却慢了许多。
她听到了李铁柱毫不犹豫的拒绝,心里那块石头悄然落地,随之涌上的,是一股难以言喻的、混杂着酸楚和甜意的暖流。
李铁柱走到她身边,看着她低垂的、泛着微红的耳廓,轻声说,像是解释,又像是陈述一个事实:
“镇长千金再好,跟咱也不是一路人。
咱这摊子,需要的是能一起扛事的人。”
王亚茹没有抬头,只是极轻极轻地“嗯”
了一声,手下抚平衣料的动作,却变得异常轻柔。
晚风吹进摊位,带着深秋的凉意,却吹不散这方寸之间悄然滋长的、无声的默契与温情。
李铁柱知道,他做出的,不仅是拒绝一桩婚姻的选择,更是对自己未来道路和人生伴侣的最终确认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