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下来的几天,李铁柱和王亚茹像两只不知疲倦的燕子,一趟趟往那个小小的摊位衔泥筑巢。
“这墙得先用报纸糊一层,再贴挂历纸,显得亮堂。”
王亚茹指着斑驳的墙面说。
“成!
我去废品站找找旧报纸!”
李铁柱应声而去。
“挂衣服的竹竿不够滑,衣服容易挂丝。”
王亚茹摸着临时找来的竹竿皱眉。
“我磨!
用碎玻璃片慢慢刮,保准刮得溜光!”
李铁柱蹲在门口,埋头打磨。
“还得有块大点的镜子,顾客试衣服好看效果。”
王亚茹比划着空荡荡的墙面。
“包我身上!”
李铁柱一拍胸脯,“我去信托商店踅摸个便宜的!”
最让他上心的,是那块招牌。
他找来一块表面相对平整的旧木板,仔仔细细用砂纸打磨掉毛刺。
“叫‘丽人服饰’,咋样?”
他征询王亚茹的意见,眼神亮晶晶的。
王亚茹轻声念了一遍:“丽人……挺好听的。”
得到肯定,李铁柱干劲更足。
他翻出小丫用剩的半瓶红墨水,又找来一支秃毛的毛笔。
“我的字跟狗爬似的……”
他挠着头,有些不好意思。
“我来写吧。”
王亚茹轻声说,接过了笔。
她凝神静气,蘸饱了墨水,在旧报纸上练习了几遍,然后才小心翼翼地在木板上落笔。
“丽”
字清秀,“人”
字端庄,“服饰”
二字工整有力。
红色的字迹在白木底上,格外醒目。
“真好看!”
李铁柱由衷赞叹,比自己写了还高兴。
挂牌匾那天,是个难得的晴天。
阳光洒进小小的摊位,墙上的挂历纸泛着光,竹竿磨得光滑,一面略显模糊但足够照全身的旧镜子也立在了墙角。
李铁柱蹬着借来的高脚凳,郑重其事地将那块手写招牌挂在门楣正上方。
“左边高点……再高一点……好了!
正了!”
王亚茹在下面指挥着。
招牌挂稳当的瞬间,李铁柱跳下凳子,和王亚茹并肩站着,仰头看着那四个红艳艳的大字。
两人都没说话,但空气中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和庄重。
“总算……像个样子了。”
李铁柱长长舒了口气,感觉肩膀上的担子仿佛都轻了些。
王亚茹嘴角噙着一丝浅浅的笑意,目光柔和。
开业第一天,两人天不亮就来了。
李铁柱把最新进的货品一件件挂上竹竿,按颜色和款式搭配好。
王亚茹则用抹布将小小的玻璃柜台擦了又擦,把零钱匣子放在最顺手的位置。
“这盆绿萝放这儿,添点生气。”
她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一盆长势喜人的绿萝放在柜台角落。
一切准备就绪。
市场里渐渐有了人声。
第一个顾客是个熟面孔的大姐,她在门口张望了一下,惊讶道:“哟,小王,小李,你们搬这儿来啦?这地方……挺僻静啊。
“大姐快进来看看!”
王亚茹热情地招呼,“以后咱就在这儿了,固定点,您找我们也方便!
大姐走进来,四下打量:“嗯,收拾得挺亮堂。
这招牌字写得真不赖。
她摸了摸挂着的新款毛衣:“这米白色的,咋搭好看?
王亚茹拿起一件咖啡色马甲:“配这个马甲,下面穿深色裤子,又暖和又显气质。
“哎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