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p>
系统还很脆弱,线路容易被破坏,而且只能在固定防御时使用”
“已经很了不起了!”
陈征打断他,“有了这个系统,我们指挥作战的效率将大大提高。
你们要尽快培训接线员和维修人员,争取把网络扩展到更多部队。”
消息很快传遍了根据地。
老乡们听说八路军有了“顺风耳”
,纷纷前来围观。
常和技术小组成了英雄,他们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。
当晚,通讯处破例加餐庆祝。
炊事班特意杀了一头猪,整个科室欢声笑语不断。
常却早早离开了庆祝现场,一个人回到实验室。
他在工作日志上认真记录下今天的成功经验,同时也列出了十几个需要改进的问题。
“处长,你怎么不去庆祝?”
林小雨不知何时站在门口。
常抬头笑了笑:“我在想下一步该怎么走。
有线电话只是开始,我们还需要无线步话机,需要更可靠的电源”
“您也太心急了。”
林小雨走进来,“让大家先高兴一天嘛。”
窗外传来庆祝的歌声和笑声,常放下笔,若有所思:“小雨,你知道今天测试成功时,我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吗?”
林小雨摇摇头。
“我想起了上次战斗牺牲的那个传令兵。”
常的声音低沉下来,“如果当时有这个电话系统,他可能就不会死了。”
窑洞里陷入短暂的沉默。
“所以我们要继续努力。”
常重新拿起笔,“让技术更好地为战斗服务,让更少的战士付出生命的代价。”
夜深了,通讯处的窑洞依然亮着灯。
在这个普通的秋夜,八路军自己的通讯事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。
虽然前路依然漫长,但希望之光已经点亮。
远处,哨兵换岗的口令声通过新架设的电话线清晰传来。
这简单的声音,在常耳中却比任何音乐都动听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