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洞里的实验仍在继续。
李铁锤用缴获的日军刺刀改造成第一把膛线刀,正在手工雕刻枪管。
他的眼睛几乎贴在红的钢坯上,汗水滴在上面"
刺啦"
作响。
"
成了!
"
老人突然高喊。
所有人围过来,看着那根还冒着青烟的枪管被装上拼凑出来的枪身。
张振国小心翼翼地将一复装子弹推入枪膛。
试验场设在最坚固的支洞里。
当枪声在岩壁间炸响时,几个年轻战士吓得蹲在了地上。
五十米外的靶子上,弹孔略微偏右,但已经比边区造的老套筒强太多。
"
膛线还是浅了。
"
李铁锤摸着烫的枪管摇头,"
得用更好的钢。
"
陈征蹲在靶子前测量弹着点,突然抓起一把泥土闻了闻:"
硝土。
"
他眼睛亮起来,"
这山里有硝矿!
"
半个月后的深夜,"
铁砧"
兵工厂正式投产。
岩洞深处,十二盏煤油灯将工作区照得通明。
水轮机带动两台车床嗡嗡运转,锻炉里的火苗映红了正在锻打枪管的汉子们的脊背。
角落里,三个妇女安静地往弹壳里填装黑火药,她们的动作整齐划一,像在完成某种神圣的仪式。
李铁锤正在调试第一台自制膛线机。
机器主体是用拆解的重机枪三脚架改造的,传动齿轮来自报废的自行车,而最关键的拉刀用的是日军汽车动机的气门钢。
当第一根枪管顺利通过测试时,老人突然老泪纵横——那根闪着蓝光的枪管上,刻着一个小小的五角星。
"
日产三支,合格率七成。
"
张振国向陈征汇报时,手上还缠着绷带——试制手榴弹时炸伤了虎口。
陈征点点头,目光扫过岩壁上用石灰水写的大字标语:"
多造一颗子弹,多杀一个鬼子"
。
在标语下方,整整齐齐码着二十支崭新的步枪,乌黑的枪管在火光中泛着冷光。
"
给它们起个名吧。
"
陈征说。
李铁锤正用钢锉修整撞针,头也不抬:"
就叫狼牙。
"
他缺牙的嘴里漏着风,"
狼窝里长的牙,专咬鬼子咽喉。
"
当第一支"
狼牙"
步枪交到前线回来的高胜寒手中时,这个沉默的侦察兵罕见地露出了笑容。
他拉动枪栓,清脆的"
咔嗒"
声在岩洞里回荡。
"
比三八大盖强。
"
高胜寒瞄向岩壁上画的日军靶子,"
射程?"
"
六百米有效。
"
张振国骄傲地说,"
用的是铁轨钢芯,缠距24o毫米。
"
高胜寒突然从腰间解下个布包:"
这个,能用上吗?"
布包摊开,里面是七八个造型奇特的铜制零件——日军掷弹筒的击装置。
李铁锤一把抓过来,老花眼凑到煤油灯前:"
九七式!
好东西!
"
他转身从床底下拖出个木箱,倒出一堆图纸,"
正好配这个!
"
图纸上赫然是那门神秘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