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、俄、英的三方干涉,扬威于国内外!
我们还需要靠牺牲一个女子的幸福,去换取所谓的‘联盟’吗?”
沈未央走到窗前,指着窗外隐约可见的兵工厂方向,声音沉痛而激昂:“我们流了那么多血,牺牲了那么多弟兄,不是为了在强大之后,依然要遵循那套陈腐的、将女子当作货物和筹码的规则!
我们追求的强大,应该包括能够保护自己的家人,让她们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!”
他转过身,目光灼灼地盯着霍正雄和霍聿枭:“如今的奉垣,护得住她!
也有底气拒绝任何不怀好意的‘好意’!
他陆鼎山想结盟?可以!
拿出诚意来,在涉及国家民族大义上与我们同进退,在经济展上互利共赢!
而不是打这种龌龊的主意,想用一个女儿家来绑住我们!”
书房内一片寂静。
沈未央的话,像一把重锤,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。
霍正雄脸上的犹豫渐渐散去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神色,有震撼,有反思,更有一种如释重负。
他何尝不疼爱自己的女儿?只是身处高位,有时难免被所谓的“大局”
所困。
霍聿枭走到沈未央身边,与他并肩而立,声音沉稳而有力:“父亲,未央说得对。
现在的奉垣,不需要,也不屑于用这种手段。
云苓的婚事,应该由她自己做主。
他陆鼎山,还没那个资格来指手画脚!”
最终,霍府给出了明确而强硬的回复。
回信由霍聿枭亲自口述,沈未央润色,以霍正雄的名义出。
信中,先感谢了陆鼎山的“美意”
,但随即话锋一转,明确表示“小女云苓年纪尚幼,且性情顽劣,恐难当贵府厚爱,且霍家素来开明,子女婚嫁,重其自身意愿,不敢以父母之命强求。”
婉拒之意,清晰无比。
接着,笔锋陡然变得犀利:“至于南北携手,共图国是一节,我奉垣向来秉持开放态度,凡有利于国家统一、民族复兴之真诚合作,皆乐见其成。
然,合作需以平等互利、共御外侮为基础,若怀挟私利,另有所图,则非我奉垣所愿见也。”
回信的最后,更是毫不客气地暗含警告:“今北疆初定,然魑魅魍魉犹在暗处窥伺。
我奉垣数十万将士,枕戈待旦,新式利器,亦层出不穷。
但有所命,必当全力以赴,卫我疆土,护我黎民。
任何试图分裂国家、损害我华夏利益之行为,无论来自何方,皆为我奉垣之敌寇,必当迎头痛击!”
这封回信,被密使带回南方。
可以想见,陆鼎山看到信时,脸色会有多么难看。
消息不知如何传到了霍云苓耳中。
这个平日里爽利干练的姑娘,找到沈未央,眼眶微红,却带着明亮而坚定的笑容:“未央哥哥,谢谢你。”
沈未央看着她,温和地笑了笑:“傻丫头,谢什么。
你是我们的家人,护着你,是应该的。”
拒婚的风波,就此平息。
但它传递出的信号,却远比事件本身更为强烈。
奉垣,这个崛起于北方的力量,不仅拥有强大的武力,更拥有了一套迥异于旧式军阀的、属于新时代的价值观和行事逻辑。
他们不仅要守护国土,也要守护属于每一个人的、追求幸福的权利。
这或许,是比任何一场战役胜利,都更加深刻的变革的开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