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整训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,经过一个多月的磨合,各部队的山地作战能力大幅提升,步坦协同、炮兵支援、特战渗透等战术已日渐成熟。
在浮山的1师训练场上,林文斌正带领士兵们进行山地反突袭演练。
模拟日军的“蓝军”
从山间突袭而来,1师士兵们依托预设的战壕和碉堡,层层阻击,同时呼叫坦克和炮兵支援。
几辆改装后的3坦克迅赶到,用榴弹射器压制“蓝军”
火力,炮兵则精准打击“蓝军”
的集结点。
不到一个时辰,“蓝军”
便被击退,演练圆满结束。
“不错!”
林文斌走上前,拍了拍一名士兵的肩膀,“这才是1师的样子!
记住,在山里打仗,既要靠勇气,更要靠战术!”
士兵们齐声欢呼,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。
然而,这份自信的背后,却隐藏着一丝不安。
自从林文澜拒绝执行阎锡山的“清剿”
命令后,战区对1o1军的补给便开始变得拖沓。
原本每月供应的弹药,这个月只到了七成;士兵们急需的防暑药品,也迟迟未能送达。
“哥,战区后勤处又来消息,说弹药运输途中遇到日军袭扰,要推迟几天才能到。”
林文斌走进林文澜的临时指挥部,语气中带着不满,“我看他们就是故意的,因为你拒绝清剿八路军,给咱们穿小鞋!”
林文澜放下手中的战术地图,眉头紧锁。
他何尝不知道这是阎锡山的报复,但眼下日军在晋南的兵力不断增加,若弹药短缺,一旦战事爆,1o1军将陷入被动。
“你先别急,”
林文澜沉思道,“我给重庆军委会封电报,说明晋西的防务压力,请求军委会协调补给。
同时,让后勤处派人去临汾催办,实在不行,就去和晋绥军的后勤部门交涉,哪怕用咱们的部分粮食换弹药,也要确保供应。”
“只能这样了。”
林文斌点点头,转身离去。
林文澜望着他的背影,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。
在晋西,他不仅要应对日军的威胁,还要周旋于阎锡山的权谋算计,这份压力,远比在鄂西时沉重。
就在林文澜为补给愁时,特种作战团传来消息——王小虎带领队员在吕梁山地区执行侦察任务时,现日军正在秘密集结兵力,似乎有进攻吉县的迹象。
“军长,日军第37师团的一个联队,已从晋南调往吉县以东的蒲县,还有两辆坦克和三门山炮,看样子是想攻占吉县,打通晋西与晋南的通道。”
王小虎在电报中写道。
林文澜立刻召集紧急会议。
“日军进攻吉县,目的很明确——占领吉县后,可直逼临汾,威胁我军的核心防区。”
林文澜指着地图上的蒲县和吉县,语气凝重,“赵志远,你率领2师在吉县以东构筑防线,重点布防坦克障碍和反坦克阵地;韩卫东,让炮兵旅抽调两个营,部署在吉县城郊,支援2师作战;王小虎,你的特种作战团立刻潜入蒲县,摸清日军的具体兵力和进攻时间,伺机破坏他们的补给线。”
“是!”
将领们齐声应和,立刻起身部署。
一场针对日军的防御战,即将在晋西大地上拉开序幕。
7月15日凌晨,日军第37师团第225联队在坦克和山炮的掩护下,向吉县以东的2师防线起进攻。
日军的炮弹如雨点般落在阵地上,战壕被炸毁多处,士兵们冒着炮火,顽强抵抗。
赵志远亲自坐镇前线指挥,他手持望远镜,看着日军的坦克一步步逼近,大喊:“反坦克小组,上!”
几名士兵抱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