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锐械列阵:鄂西营前添虎翼
1941年4月初的鄂西1o1军驻地,春风裹挟着泥土的气息,吹散了战场的硝烟,却吹不散营地里的火热氛围。
训练场上,数十辆崭新的美式3“斯图亚特”
轻型坦克整齐排列,炮管直指天际,墨绿色的车身在阳光下泛着冷光;旁边的空地上,155毫米重型榴弹炮、美式75毫米山炮依次架设,炮口高昂,透着威慑力;特种作战团的士兵们正围着新到的美式无线电通讯设备,听着美军顾问讲解操作技巧,脸上满是兴奋与好奇。
林文澜站在高台上,望着眼前的新装备,眼中闪过一丝欣慰。
这是重庆军委会在授勋后调拨的第三批美式装备,包括3o辆3坦克、2o门155毫米榴弹炮、1oo挺勃朗宁重机枪,还有足量的弹药与零部件,足以让1o1军的机械化与火力配置再上一个台阶。
“军长,这批坦克的性能太出色了,时能到4o公里,装甲厚度达38毫米,比日军的九七式坦克强多了!”
坦克营营长吴天昊兴奋地跑到林文澜身边,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。
他围着3坦克转了好几圈,伸手抚摸着冰冷的装甲,仿佛在抚摸稀世珍宝。
林文澜点点头,走下高台,走到一辆3坦克旁,敲了敲坦克的装甲:“吴营长,坦克部队的训练要抓紧,三天内必须让士兵们熟悉坦克的操作与保养,一周后展开步坦协同训练。
记住,坦克是攻坚的利器,更是保护士兵的盾牌,要让它在战场上挥最大作用。”
“是!
保证完成任务!”
吴天昊用力敬礼,转身跑去组织士兵训练。
坦克启动的轰鸣声瞬间响起,几辆3坦克在训练场上开始行驶,履带碾过地面,留下深深的痕迹,士兵们的欢呼声与坦克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,构成了一幅充满力量的画面。
炮兵旅的训练场上,旅长韩卫东正带领士兵们调试155毫米榴弹炮。
一名士兵按照美军顾问的指导,调整着炮口的角度,然后装填炮弹,随着韩卫东一声令下,炮弹呼啸着飞向远处的靶标,“轰”
的一声巨响,靶标被瞬间摧毁,掀起的尘土高达数十米。
“军长!
这炮的射程能到15公里,威力比之前的1o5毫米榴弹炮大了一倍!”
韩卫东跑到林文澜身边,兴奋地汇报。
林文澜看着远处的靶标,满意地点头:“很好!
炮兵是战场的火力支柱,要尽快掌握新炮的射击诸元,重点练习对日军坦克集群和坚固工事的打击战术。”
“是!”
韩卫东应道,转身再次投入到训练中。
特种作战团的训练场上,王小虎正带领士兵们熟悉新的无线电通讯设备。
这种美式无线电通讯距离远、信号稳定,能实现营级单位的实时通讯,大大提升了特种作战的协同能力。
“弟兄们,有了这玩意儿,我们在敌后作战时,就能随时与军部保持联系,精准执行任务!”
王小虎拿着对讲机,对着士兵们大喊,声音通过对讲机清晰地传到每个士兵的耳中。
士兵们纷纷拿起对讲机,尝试着与同伴通话,训练场上充满了欢声笑语。
李二牛拿着对讲机,对着远处的战友喊:“喂喂喂!
能听到吗?俺是二牛!”
对讲机里传来战友的回应:“听到了!
二牛,这玩意儿真好用!”
李二牛咧嘴一笑,露出两排白牙。
林文澜看着士兵们训练的场景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
这些新装备,是1o1军将士们用鲜血换来的,是国家对抗战的希望。
他知道,只有尽快让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