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养伤念军:病榻上的阵前魂
1941年3月中旬,鄂西后方医院的病房里,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白色的床单上,映得空气中的尘埃清晰可见。
林文澜靠在床头,身上的伤口已基本愈合,只是左臂的枪伤尚未完全恢复,抬臂时仍有阵阵刺痛。
他手中捧着一份部队整训报告,眉头微蹙,目光在字里行间仔细游走——这是林文斌每隔三天就派人送来的,记录着1o1军在鹰嘴崖战后的整补情况。
“军长,该换药了。”
护士轻手轻脚地走进病房,手中端着换药盘,里面的纱布与药水泛着淡淡的消毒水味。
林文澜放下报告,微微颔。
护士小心翼翼地解开他左臂的绷带,伤口处的结痂尚未脱落,泛着淡粉色的新肉在阳光下格外显眼。
“军长,您恢复得很好,再养半个月,应该就能正常活动了。”
护士一边换药,一边轻声说。
“半个月……”
林文澜喃喃自语,眼中闪过一丝急切,“前线的情况怎么样?日军有没有再起进攻?”
“听说部队正在整训,补充了不少新兵,还来了一批美式装备呢。”
护士笑着说,“昨天我听送报告的参谋说,王小虎团长正带着特种作战团搞特训,说是要练出一支能穿透鬼子心脏的尖刀部队。”
林文澜闻言,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。
他最牵挂的就是部队,鹰嘴崖一战,1o1军伤亡过半,若不能尽快恢复战力,鄂西防线随时可能出现漏洞。
他拿起报告,再次翻看——部队已补充新兵三千余人,大多是鄂西当地的青壮年,由老兵带队训练;军政部调拨的第二批美式装备也已到位,包括1o门1o5毫米榴弹炮、5o具巴祖卡火箭筒,还有足量的子弹与炸药;各师、旅已完成建制重组,正在展开协同战术训练。
“报告军长!”
通讯兵突然跑进病房,手中拿着一份电报,“重庆军委会急电,召您即刻赴渝述职!”
林文澜猛地坐直身体,不顾手臂的疼痛,接过电报。
电报上的字迹清晰有力:“着1o1军军长林文澜,于三月二十日前抵渝,参加抗日有功将领表彰大会,述职并接受嘉奖。
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,民国三十年三月十二日。”
“终于来了。”
林文澜眼中闪过一丝光芒,他知道,这次赴渝,不仅是述职,更是1o1军全体将士用鲜血换来的荣誉。
他对通讯兵说:“立刻给林文斌电,让他暂代军长职务,加强部队整训,严密监视日军动向。
另外,收拾行装,明天一早就出去重庆!”
“是!”
通讯兵应声而去。
当晚,林文斌特意从前方阵地赶来医院。
他穿着一身沾满尘土的军装,脸上带着疲惫,却难掩兴奋:“哥,重庆来电了?这可是咱们1o1军的荣耀!”
林文澜点点头,示意他坐下:“文斌,我走之后,部队就交给你了。
新兵训练不能放松,尤其是特种作战团和炮兵旅,要尽快让他们熟悉新装备,形成战斗力。
日军虽然暂时撤退,但肯定在积蓄力量,绝不能掉以轻心。”
“哥放心!”
林文斌用力点头,“我已经安排好了,李根生带领1师负责正面防线整固,赵志远的2师加紧新兵训练,何建明的独立旅负责侧翼警戒,王小虎的特种作战团每天进行不少于八个小时的特训。
保证等你回来,1o1军还是一支能打硬仗的劲旅!”
林文澜拍拍他的肩膀,眼中满是信任:“还有,营级以上军官的名单,你整理一份给我。
这次重庆嘉奖,委员长要亲自表彰有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