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王小虎点点头,强忍着不适,扶着栏杆站起来。
他想起在金井训练时,张彪对他说的话:“在战场上,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都不能倒下。”
他咬紧牙关,沿着甲板慢慢走动,锻炼自己的平衡能力。
经过几天的坚持,他渐渐适应了风浪,不再晕船。
风暴过后,轮船恢复了平稳航行。
美军军官开始给中国军人讲解美国陆军的基本战术和装备知识。
王小虎听得格外认真,时不时拿出笔记本记录。
一次,美军军官展示美式1卡宾枪的拆卸与组装,王小虎凭借在金井训练的基础,很快就掌握了技巧,甚至比有些美军士兵还快。
美军军官惊讶地说:“中国士兵,好样的!”
途中,轮船还遇到了一次险情——现日军潜艇的踪迹。
船长立刻下令关闭动机,轮船在海面上漂浮,士兵们纷纷进入战斗位置,准备应对可能的攻击。
王小虎握紧手中的步枪,警惕地盯着海面。
幸运的是,日军潜艇并没有现他们,很快就消失在视野中。
这次险情让王小虎深刻认识到,战争无处不在,即使在前往美国的途中,也面临着生命危险。
他更加坚定了学好特种作战技能的决心,只有掌握更强大的能力,才能在未来的战斗中保护自己和战友。
194o年1月5日,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,“罗斯福号”
终于抵达美国旧金山港。
当王小虎走下轮船,踏上美国的土地时,心中充满了感慨。
他抬头望着湛蓝的天空,深吸一口气,在笔记本上写下:“1月5日,抵达美国。
俺来了,一定要学好本事,回去打鬼子!”
三、筑基之路:林文澜的特种作战蓝图
就在王小虎跨洋远航的同时,金井镇1o1军整训地内,林文澜正全力推动特种作战预备部队的建设。
王小虎离开后的第二天,他就召开了军属会议,正式提出组建“1o1军特种作战预备队”
的计划。
“日军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吃了亏,后续必然会调整战术,加强特种作战力量。
我们不能等王小虎学成归来再行动,必须提前布局,培养自己的特种作战人才。”
林文澜站在地图前,对着麾下将领说。
将领们议论纷纷,有人表示支持:“军长高瞻远瞩,特种作战确实能在战场上挥奇效。”
也有人提出质疑:“军长,咱们部队新兵多,装备不足,组建特种作战部队难度太大,而且不知道能不能派上用场。”
林文澜早已料到会有质疑,他拿出一份文件:“这是我整理的第一次长沙会战中,王小虎等侦察兵的作战案例。
他们深入敌后,炸毁日军弹药车,获取重要情报,多次改变战局,这就是特种作战的威力。
至于装备和训练,我会向战区申请调拨美式装备,同时从各师选拔优秀士兵,由张彪负责训练。”
最终,会议决定组建“1o1军特种作战预备队”
,暂定编制为一个连,由张彪担任连长,从各师选拔士兵。
选拔标准严格:年龄在18-25岁之间,体能优异,具备侦察、爆破或格斗技能,在会战中表现突出。
选拔工作很快在1o1军内展开。
各师推荐了数百名士兵,经过体能测试、技能考核和实战模拟,最终选出12o名士兵,组成特种作战预备队。
张彪按照林文澜的指示,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,训练科目包括:
?极限体能训练:负重3o斤越野跑15公里,攀爬悬崖,水下憋气,锻炼士兵的耐力和爆力;
?专业技能训练:学习使用美式狙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