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939年1o月-11月·1o1军金井整训地)
一、沙场识珠:军长眼中的璞玉
1o月中旬的金井镇,秋阳正好,褪去战火硝烟的阵地上,响起了士兵们训练的呐喊声。
1o1军整训工作已全面展开,林文澜每天都会带着参谋班子,穿梭在各个训练场,查看士兵训练情况,这日他的目的地,正是1师1团的侦察兵训练场。
训练场设在金井山东侧的开阔地,远远望去,一群身着迷彩服的士兵正在进行潜伏、爆破、侦察等科目训练。
人群中,一个瘦小却灵活的身影格外显眼——正是王小虎。
他正趴在草丛中,手持望远镜观察“敌情”
,身体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,连呼吸都刻意放轻,若不仔细看,根本察觉不到草丛里藏着人。
“那就是王小虎?”
林文澜停下脚步,指着草丛中的身影问身边的林文斌。
“对,就是他。”
林文斌笑着点头,“这小子自从长沙会战结束后,跟着张彪没日没夜地练,侦察、爆破、格斗,进步快得很。”
说话间,训练科目切换为“敌后爆破”
。
王小虎与两名战友组成小组,需在“敌军”
火力封锁下,炸毁前方的模拟弹药库。
只见他示意战友吸引“火力”
,自己则猫着腰,借着土坡与弹坑的掩护,快迂回至模拟弹药库侧面。
途中,他不慎踩断一根树枝,“敌军”
哨兵立刻警觉转头,王小虎瞬间伏地,将身体埋进枯叶堆,屏住呼吸。
待哨兵放松警惕,他猛地起身,一个翻滚靠近弹药库,迅将炸药包贴在“墙体”
上,拉燃导火索后飞撤离。
“轰”
的一声,模拟弹药库被炸开一个大口子,训练教官当场吹响了哨声,示意任务成功。
“好小子,够机灵,够沉稳。”
林文澜眼中闪过赞赏,转身对参谋说,“通知1团,让王小虎到军部来一趟。”
午后,王小虎穿着洗得白的军装,忐忑地走进金井山寺庙改建的军部。
他从未见过军长,手心攥得全是汗,站在门口局促地不敢进。
“进来吧。”
林文澜的声音从里屋传来,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王小虎深吸一口气,迈着正步走进屋。
屋内陈设简单,一张木桌、两把椅子,墙上依旧挂着湘北军事地图。
林文澜坐在桌后,正低头看着一份文件,见他进来,抬头示意他坐下。
“王小虎,17岁,湘北平江人,南昌会战后期参军,第一次长沙会战中,先后炸毁日军弹药车两辆,获取重要情报三次,记一等功一次,对吧?”
林文澜看着文件,精准报出他的履历。
王小虎猛地起身敬礼:“报告军长,是!”
林文澜摆摆手让他坐下,语气放缓:“不用紧张,找你来,是想问问你,对未来有什么打算?”
王小虎愣了一下,挠了挠头:“俺……俺想跟着部队好好打仗,把鬼子赶出去,为俺爹娘和妹妹报仇。”
“报仇是执念,守护家国才是军人的使命。”
林文澜看着他眼中的坚定,继续说,“你在会战中表现出的侦察天赋和应变能力,是很多老兵都比不上的。
现在战场形势越来越复杂,我们需要能深入敌后、精准打击的特种作战人才,而你,是块好料子。”
王小虎瞪大眼睛,没听懂“特种作战”
是什么意思。
林文澜耐心解释:“就是像尖刀一样,潜伏在敌人心脏,搞侦察、炸据点、断补给,用最小的代价给敌人最大的打击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