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九四四年十月二十五日,河北邢台。
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去,邢台城外的训练场上已经人声鼎沸。
数以万计的士兵在晨曦中进行着严格的军事训练,整齐的脚步声和嘹亮的口号声此起彼伏。
林文澜站在观察台上,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各部队的训练情况。
"
总座,第11集团军的轻武器训练已经完成。
"
周志宏汇报道,"
1加兰德步枪的实弹射击合格率达到92,远预期。
"
林文澜放下望远镜:"
重装备训练进度如何?"
"
第12集团军的炮兵部队正在任县训练场进行实弹演习。
第13集团军的装甲部队在临洺关进行步坦协同训练。
预计月底前可以完成所有基础训练科目。
"
这时,一辆吉普车疾驰而来,美军顾问团团长米勒上校跳下车,快步走上观察台。
"
林将军,"
米勒用生硬的中文说,"
我刚刚视察了第14集团军的训练,进展令人满意。
不过,我建议增加夜间训练科目。
"
林文澜点头同意:"
夜间作战确实是我们的短板。
通知各部队,从今晚开始,每周进行三次夜间训练。
"
训练场上,士兵们正在进行战术演练。
一个连的士兵在坦克掩护下,向模拟的日军阵地起进攻。
步话机里传来各级指挥官清晰的指令,各单位的配合相当默契。
"
注意侧翼掩护!
"
营长通过步话机指挥,"
二排向左迂回,三排提供火力支援!
"
士兵们熟练地利用地形掩护,交替前进。
坦克用机枪压制"
敌军"
火力,工兵则在坦克掩护下清除障碍物。
演习结束后,林文澜亲自来到训练场讲评。
"
整体配合有进步,但是还有几个问题。
"
他指着刚才的演习区域,"
步兵与坦克的间距控制得不好,容易相互干扰。
火力掩护的时机也把握得不够准确。
"
他转向一旁的米勒:"
上校,请你示范一下美军的标准战术。
"
米勒立即组织美军顾问进行示范。
美军士兵展现出精湛的战术素养,各兵种之间的配合天衣无缝。
"
看到差距了吗?"
林文澜对官兵们说,"
装备可以短时间内更新,但是战术素养需要长期训练。
从明天开始,各部队都要按照美军标准进行强化训练。
"
"
是!
"
官兵们齐声应答。
下午,林文澜来到任县炮兵训练场。
这里正在进行1o5毫米榴弹炮的实弹射击训练。
"
目标,正前方五公里处模拟日军阵地。
"
炮兵指挥官通过无线电下达指令,"
全连齐射,预备——放!
"
十二门火炮同时怒吼,炮弹准确地落在目标区域。
观察员很快传回射击效果:"
命中率85,毁伤效果良好。
"
炮兵司令韩卫东报告:"
总座,新式火炮的精度比旧式火炮提高了一倍以上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