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"
张副院长脸色涨红。
何应钦急忙打圆场:"
今天只谈风月,不谈公务。
文澜,尝尝这道金陵盐水鸭。
"
晚宴在尴尬中结束。
林文澜回到下榻的中央饭店房间,现桌上放着一封没有署名的信。
信中只有一行字:"
明早七点,玄武湖翠洲见。
"
第二天清晨,玄武湖上薄雾朦胧。
林文澜独自来到翠洲,一位身着长衫的老者正在亭中品茶。
"
林将军,请坐。
"
老者做了个请的手势,"
老朽姓陈,在监察院任职。
"
"
陈老找文澜何事?"
老者斟了杯茶:"
将军可知为何这次来京处处受制?"
"
请赐教。
"
"
有人要向美国人证明,东北离不开他们的援助。
"
老者压低声音,"
所以你的任何自力更生的努力,都会被打压。
"
林文澜心中一震:"
为何要这样做?"
"
利益。
"
老者意味深长地说,"
美援经过层层盘剥,养活了多少人?如果东北能自给自足,这些人的财路就断了。
"
"
包括张副院长?"
"
他只是台前的小角色。
"
谈话间,湖面上一艘游船缓缓靠近。
老者立即起身:"
将军保重,记住:欲破此局,需借力打力。
"
回到饭店,林文澜立即召见随行的杨文涛:"
查这个陈老的背景,我要知道他是敌是友。
"
当天下午,林文澜按计划到国防部汇报工作。
在会议室里,他面对的是十余名高级将领和文官。
"
林司令,"
主持会议的陈诚开门见山,"
请你解释东北的特别预算问题。
"
林文澜打开准备好的文件:"
特别预算主要用于三个方面:第一,修复基础设施;第二,救济战争难民;第三,恢复工业生产。
每一笔开支都有详细记录。
"
"
但是这些开支都没有经过中央审批!
"
一位财政部的官员质问。
"
当时情况紧急"
"
再紧急也不能破坏财政纪律!
"
争论持续了两个小时。
林文澜据理力争,但明显感受到在场的多数人都带着预设立场。
散会后,陈诚单独留下林文澜:"
文澜,你的难处我理解。
但是要懂得审时度势。
"
"
总长的意思是?"
"
东北需要美援,这是现实。
你的一些做法,让美国朋友很不安啊。
"
林文澜终于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。
他沉默片刻,突然问:"
总长,如果我们一味依赖美援,将来拿什么保证国家主权?"
陈诚愣了一下,苦笑摇头:"
你啊还是太年轻。
"
当晚,杨文涛带来了调查结果:"
陈老确实是监察院的监察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