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p>
不过,要改变计划。
"
第二天,车队一分为二。
主力继续按原定路线前进,而林文澜则带着少量警卫,乘坐当地农民的马车,走小路前往满洲里。
七月十五日清晨,林文澜准时出现在会谈地点——满洲里火车站贵宾室。
苏方代表、远东军区副司令员安德烈耶夫大将显然十分惊讶。
"
林将军,你很守时。
"
"
中国军人向来守信。
"
会谈在紧张的气氛中开始。
安德烈耶夫先难,指责中国军队在边境的"
挑衅行为"
。
林文澜不卑不亢,一一予以反驳。
当谈到实质性问题时,安德烈耶夫突然提出:"
将军,我们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。
莫斯科希望在东北获得特殊权益,作为回报,我们可以支持贵政府在东北的统治。
"
"
特殊权益?"
林文澜挑眉,"
就像你们在旅顺口那样?"
"
类似。
比如铁路权和矿产开采权。
"
林文澜缓缓站起身:"
大将阁下,我想你误会了。
东北是中国的东北,不存在什么特殊权益。
"
"
将军,恕我直言,"
安德烈耶夫冷笑,"
以贵军现在的实力,恐怕难以完全控制东北。
"
"
也许吧。
"
林文澜坦然道,"
但中国有四万万人,有五千年的历史。
任何企图分裂中国的行为,最终都会失败。
"
会谈不欢而散。
但在离开时,安德烈耶夫的副官悄悄塞给林文澜一张纸条。
回到驻地后,林文澜打开纸条,上面用俄文写着一行字:"
小心内部,有人要借刀杀人。
"
"
看来,苏军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。
"
周志宏分析道。
林文澜沉思良久:"
给南京电,详细汇报会谈经过。
特别注意,要提到苏军提出的特殊权益要求。
"
七月二十日,林文澜返回哈尔滨。
他立即得到两个消息:一是南京来电,表扬他在会谈中的表现;二是边境苏军开始后撤。
"
他们退兵了?"
郑洞国难以置信。
"
以退为进。
"
林文澜指着地图,"
看,他们虽然从边境后撤,但在后贝加尔地区的兵力反而增加了。
"
"
这是为什么?"
"
他们在等待。
"
林文澜目光深远,"
等待我们内部出现问题。
"
果然,接下来的几天,各种谣言开始在哈尔滨传播。
有人说林文澜要与苏军开战,有人说他拥兵自重,甚至有人说他准备在东北独立。
"
司令,这些谣言来势汹汹,"
杨文涛报告,"
似乎是有组织的。
"
"
查清楚来源。
"
调查结果令人震惊:谣言最早是从几个政府部门的职员中传出的,而这些人都与南京某位要员有联系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