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三十五年七月,东北的夏日闷热难当。
哈尔滨的街道上,卖冰棍的小贩有气无力地吆喝着,树荫下的黄包车夫打着盹。
但在江北训练场上,官兵们仍在酷暑中坚持训练,迷彩服被汗水浸透,紧贴着脊背。
林文澜站在观察所里,举着望远镜观察部队的战术演练。
今天进行的是城市攻防战演习,参演部队在模拟街区中穿梭,枪声和爆炸声此起彼伏。
"
三连的推进度太慢。
"
林文澜放下望远镜,对身边的郑洞国说,"
告诉王团长,如果这是实战,他的部队已经被炮火覆盖三次了。
"
郑洞国立即通过野战电话传达命令。
这时,一辆吉普车扬起尘土疾驰而来,杨文涛跳下车,快步走进观察所。
"
司令,紧急情报。
"
杨文涛压低声音,"
苏军正在向满洲里方向大规模集结,至少有两个机械化师。
"
林文澜眉头微蹙:"
具体位置?"
"
主要在扎赉诺尔至阿巴嘎图一带。
值得注意的是,他们动用了刚刚抵达的t-3485新型坦克。
"
观察所里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。
郑洞国忍不住问:"
俄国人想干什么?要开战吗?"
"
不一定。
"
林文澜走向地图,"
更可能是施压。
通知情报处,继续监视,特别注意苏军的后勤补给线。
"
演习结束后,林文澜立即返回指挥部。
他先向南京了份密电,简单汇报了边境局势,随后召集各师主官开会。
"
各位,形势不用我多说。
"
林文澜开门见山,"
苏军的新动向值得警惕。
从明天起,各部轮流进入一级战备。
"
第五军军长邱清泉提议:"
司令,要不要先制人?趁他们立足未稳"
"
不可。
"
林文澜打断他,"
现在动手,正好给人口实。
我们要做的是展示实力,而不是挑起冲突。
"
他下达了一系列命令:加强边境巡逻,但严禁越过争议地区;加快防御工事修筑,特别是反坦克阵地的建设;最重要的是,组织一次实弹演习,邀请中外记者观摩。
"
司令,这个时候搞演习,会不会太张扬?"
有人担心。
"
就是要张扬。
"
林文澜目光坚定,"
让所有人都知道,中国军队有决心也有能力保卫国土。
"
七月十日,演习在绥芬河附近举行。
这次林文澜特意选择了靠近边境的区域,参演部队展示了步炮协同、装甲突击等课目。
震耳欲聋的炮声甚至传到了苏军阵地。
演习结束后,苏军代表朱可夫果然打来电话抗议。
林文澜亲自接听:
"
将军,这只是例行训练。
"
"
训练?你们的炮弹落点距离我军阵地只有五公里!
"
"
抱歉,可能是计算误差。
"
林文澜语气平静,"
不过我记得,上个月贵军的实弹演习,炮弹落点距离我军阵地只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