区域,每个区域对应不同兵种的训练:
?步兵训练区:1团和2团的新兵们分成小队,趴在泥地里练射击——李勇带着教官,手把手教新兵“三点一线”
瞄准,要求每人每天至少打五十子弹,直到能在一百米外击中稻草人;巷战训练则在临时搭建的“模拟街巷”
里进行,新兵们拿着p38,练习近距离扫射、穿墙射击、房间清剿,王锐亲自示范,如何用手榴弹炸开门板,如何在拐角处伏击敌人。
?炮兵训练区:张海峰带着炮兵营,在半壁山脚下练射击——十二门75山炮排成一排,炮口对准远处的小山,新兵们练习快架设、校准、装填、射击,要求三分钟内完成一轮齐射;1o5榴弹炮则针对长江江面训练,用望远镜观察江心的浮标,计算风和水流对炮弹的影响,确保能准确击中移动的舰艇目标。
?装甲训练区:装甲连的五辆一号坦克在开阔地练协同——坦克手们练习编队行进、掩护步兵冲锋、突破反坦克壕,林文澜特意让人挖了三道不同宽度的反坦克壕,训练坦克如何用履带碾压壕沟边缘,为步兵开辟通道;装甲车则练快穿插,模拟在稻田和丘陵地带行驶,确保能及时支援前线。
?工兵训练区:工兵营的士兵们练布雷和筑工事——他们在运河沿岸埋反坦克地雷,练习“品字形”
“梅花形”
两种布雷方式,要求十分钟内埋完五十颗地雷;筑工事则用沙袋和混凝土,搭建碉堡和机枪掩体,林文澜亲自检查,要求碉堡的射击孔必须能覆盖三百六十度,掩体的厚度能抵御日军的步兵炮轰击。
?医护训练区:陈秀兰的野战医院里,新增的五十名医护人员正在练急救——她们练习止血、包扎、骨折固定、伤员转运,陈秀兰拿着模型,教大家如何识别日军的毒气弹症状,如何用简易器材制作防毒面具;医院还配备了十辆救护车,医护人员们练习在炮火中驾驶救护车,确保能及时将伤员从前线运回后方。
整训期间,林文澜每天都泡在练兵场。
有一次,他看到一个叫刘二柱的新兵练射击时总脱靶,就蹲在他身边,握着他的手调整枪托:“肩膀顶紧,呼吸放缓,扣扳机时别慌,慢慢扣……”
刘二柱跟着练了十几,终于击中了稻草人,兴奋地大喊:“师长,我中了!
我中了!”
林文澜拍着他的肩膀笑:“好样的,继续练,将来在战场上,这本事能杀鬼子!”
6月中旬,军政部又调拨了五千名新兵和一批装备,1o1师终于满编。
林文澜站在练兵场的高台上,看着一万两千名官兵整齐列队,手里握着崭新的步枪,身后是十二门山炮、六门榴弹炮和五辆坦克,心里满是底气。
“弟兄们!”
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喇叭传遍全场,“咱们1o1师,是委员长亲自关照的嫡系部队,是打过台儿庄的铁血部队!
接下来,咱们要去田家镇,守住武汉的门户!
我不管日军有多少坦克、多少舰艇,只要咱们团结一心,就没有守不住的阵地,没有打不赢的仗!”
官兵们齐声大喊:“守住田家镇!
打垮小鬼子!”
声音震得练兵场的旗帜猎猎作响,远处的运河水也跟着泛起波澜。
当天下午,1o1师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了——坦克在前开路,装甲车护送炮兵,步兵队伍排成四路纵队,野战医院的救护车跟在最后,朝着武汉方向前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