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三十五年六月,哈尔滨的夏日来得格外猛烈。
松花江在烈日下泛着粼粼波光,江畔的杨柳低垂,知了声嘶力竭地鸣叫着。
而在江北新开辟的训练场上,滚滚烟尘中传来震天的喊杀声。
林文澜站在观礼台上,看着新整编的部队进行实战演练。
美制坦克碾过障碍,步兵在炮火掩护下起冲锋,整个训练场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。
"
司令,新编第一师已完成整训。
"
郑洞国递上训练报告,"
按照您的要求,全部采用美式操典。
"
林文澜接过报告,目光却落在远处正在练习拼刺的士兵身上:"
光是装备美械还不够,关键是要改变作战思维。
告诉官兵们,现在的敌人不是日军,而是"
他顿了顿,改口道:"
而是任何可能威胁国家统一的势力。
"
整军经武是林文澜这两个月来的工作重点。
在挫败"
五月阴谋"
后,他意识到必须尽快提升部队战斗力。
为此,他亲自制定了详细的整训计划:
先,将原华北剿总的八个军整编为六个精锐师,全部换装美式装备;其次,设立军官训练团,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;最重要的是,建立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。
"
司令,南京拨付的装备已经到了。
"
周志宏指着远处驶来的车队,"
这是第一批,足够装备两个师。
"
林文澜检查着新到的武器,突然皱起眉头:"
这些坦克的型号不对,不是我们要的4a3。
"
负责接收的军官擦着汗:"
军需部说4a3缺货,先用这些3凑合"
"
凑合?"
林文澜声音转冷,"
告诉官兵们在战场上凑合?立即联系史迪威将军,我要亲自跟他通话。
"
当晚,林文澜与美军顾问团长史迪威进行了越洋通话。
出乎意料的是,史迪威对此事毫不知情。
"
林,我向你保证,"
史迪威在电话里说,"
这批装备是严格按照清单调配的。
如果有人从中作梗,我一定查清楚。
"
三天后,真相大白。
军政部有人暗中调换了装备清单,将优质装备转给了其他部队。
"
看来,有人不想看到我们太强大。
"
林文澜冷笑,"
不过,他们打错算盘了。
"
他立即调整策略,一方面通过史迪威争取美援,另一方面下令兵工厂加紧仿制美式装备。
在视察哈尔滨兵工厂时,他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:
"
从今天起,兵工厂实行三班制,全力生产。
不仅要满足我军需要,还要支援其他战区。
"
这个决定让部下们很不理解:"
司令,我们自己还不够用"
"
唇亡齿寒。
"
林文澜意味深长地说,"
只有各战区都强大起来,才没有人敢打东北的主意。
"
整训期间,林文澜特别重视情报工作。
杨文涛领导的情报处已经展成一个精干高效的机构,不仅在东北各地建立情报网,还成功渗透进苏军内部。
六月十五日,杨文涛带来一个重要情报:苏军正在秘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