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"
周志宏说。
"
不,"
林文澜摇头,"
这是在拖延时间。
五月一日越来越近,他们必须阻止我们查到真相。
"
四月二十日,一个突破性线索出现了。
调查组在江北一所废弃学校的地下室现了印刷设备,还有大量未行的传单。
传单内容令人震惊:以国军名义号召"
起义"
,时间正是五月一日。
"
立即全城戒严。
"
林文澜下令,"
重点搜查印刷场所。
"
戒严令引起苏军强烈抗议。
彼得罗夫亲自到指挥部兴师问罪:
"
林将军,你无权在江北实施戒严!
"
"
维护治安是每一个驻军的责任。
"
林文澜出示传单,"
还是说,阁下与这些传单有关?"
"
你这是污蔑!
"
"
那就请阁下配合我们缉拿真凶。
"
两人争执不下时,杨文涛匆匆进来,在林文澜耳边低语几句。
林文澜脸色微变,对彼得罗夫说:"
司令官阁下,我们找到印刷厂了。
要不要一起去看看?"
印刷厂设在道外区一个俄侨聚居区。
当众人赶到时,厂房还在冒烟,显然刚被纵火。
但在废墟中,调查组还是找到了重要证据:一台还能工作的印刷机,以及半张未烧毁的订单单。
订单上的签名让彼得罗夫面如死灰:是他副官的笔迹。
"
看来,"
林文澜冷冷地说,"
司令官需要好好整顿自己的部队了。
"
回到指挥部,林文澜立即向南京报,详细汇报事件经过。
同时下令:全军进入战备状态,预防狗急跳墙。
四月二十五日,南京回电,语气出乎意料的温和:要求林文澜"
稳妥处理,勿伤邦交"
。
"
看来,南京有人在做和事佬。
"
周志宏分析。
"
不止如此。
"
林文澜指着电报上的一个代号,"
这个报员代号,是国防部二厅的人。
"
"
他们在监视我们?"
"
是在保护某些人。
"
林文澜冷笑,"
不过,他们打错算盘了。
"
四月二十八日,林文澜做出一个惊人决定:突然解除戒严,并宣布五月一日将在中央大街举行"
庆祝光复游行"
。
这个决定连他最亲近的部下都不能理解。
"
司令,这太冒险了!
万一"
"
就是要引蛇出洞。
"
林文澜成竹在胸,"
通知特勤队,按计划准备。
"
四月三十日深夜,哈尔滨格外宁静。
但在这种宁静之下,暗流正在涌动。
林文澜站在指挥部顶楼,望着沉睡的城市。
杨文涛悄无声息地来到他身边:
"
一切都安排好了。
"
"
很好。
"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