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三十五年四月,松花江全线解冻。
巨大的冰排相互撞击,出雷鸣般的轰响,浑浊的江水裹挟着残冰奔腾而下。
哈尔滨城在春汛中苏醒,但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却比严冬时更加凝重。
林文澜站在江北新建的观察哨里,望远镜扫过江面。
几艘苏军巡逻艇正在江心游弋,艇上的机枪在阳光下闪着寒光。
"
司令,南京急电。
"
通讯兵递来电报,"
要求解释为何擅自后撤江防部队。
"
林文澜看都没看就将电报递给周志宏:"
照例回复:春季防汛,调整部署。
"
"
可是司令,这已经是本月第三封质询电了。
"
"
让他们等着。
"
林文澜的望远镜突然停在对岸一个不起眼的码头,"
那里,放大倍数。
"
镜头里,几个工人正在装卸木箱。
箱子的尺寸和重量显然不是普通货物。
"
记录:四月七日晨,苏军在江北三号码头秘密运输物资。
通知情报处,我要知道箱子里装的是什么。
"
回到江南指挥部,杨文涛已经在等候。
这个年轻人脸色疲惫但眼神兴奋:"
司令,破译了部分密码。
赵家骧背后的主使,代号渔夫。
"
"
渔夫"
林文澜若有所思,"
看来我们钓到了一条大鱼。
"
他走到哈尔滨市区图前,手指轻轻敲打着松花江铁路大桥:"
通知下去,明天我要视察大桥守备部队。
"
这个决定让所有人大吃一惊。
松花江铁路大桥是苏军重点控制的战略要地,双方守军隔桥对峙,稍有摩擦就可能引冲突。
"
司令,太危险了!
"
周志宏急忙劝阻,"
苏军最近活动频繁,万一"
"
就是要让他们动起来。
"
林文澜目光深邃,"
水浑了,才能摸到鱼。
"
第二天上午,林文澜的车队果然出现在大桥南端。
他不仅仔细视察了守军阵地,还亲自登上桥头堡,用望远镜观察对岸情况。
对岸苏军阵地上顿时一阵骚动。
望远镜里,可以看到军官跑来跑去,电话线忙个不停。
"
司令,苏军守备司令要求见面。
"
通讯兵报告。
"
告诉他,我在阵地上等他。
"
半小时后,彼得罗夫在一队卫兵护送下过桥。
这位苏军司令官脸色铁青:
"
林将军,你这是挑衅!
"
"
视察自己的防区,何来挑衅之说?"
林文澜坦然相对,"
倒是贵军,最近在江北的动作不少啊。
"
两人在桥头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谈话。
突然,江北传来一声爆炸,浓烟从三号码头方向升起。
"
怎么回事?"
彼得罗夫脸色大变。
林文澜不动声色地看着表:"
看来,江北的治安确实令人担忧。
"
回到指挥部后,杨文涛立即汇报:"<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