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送干粮,陈秀兰的医疗队也没闲着,不仅要照顾伤员,还要教百姓们简单的救护知识——万一打仗时士兵受伤,百姓能先帮忙包扎。
林文澜每天都在工地上来回奔波,一会儿指导士兵调整火力点的位置,一会儿跟乡绅商量物资供应,晚上还会召集军官讲特训班的课程,把“现代战役指挥”
“情报分析”
的知识一点点教给他们。
有天晚上,李大海拿着笔记本找到林文澜,挠着头说:“旅长,你讲的‘后勤梯次补给’我还是没太懂,咱们的弹药库要是被日军炸了,咋整啊?”
林文澜笑着把他带到营帐外,指着远处的三个土坡:“看见没?咱们把弹药库分三个地方藏,主库在马鞍山后面的山洞里,前库在清水河的芦苇荡里,备用库在百姓的地窖里——就算主库被炸,前库和备用库也能撑三天,这就是梯次补给。”
李大海恍然大悟,赶紧把这点记在笔记本上,还在旁边画了个小山洞。
就在防线逐渐加固时,日军的动作越来越频繁。
一天清晨,负责侦察的士兵抓了个日军侦察兵,押到旅部时,那侦察兵还在挣扎,嘴里喊着日语。
林文澜想起特训班学的“情报研判”
,让懂日语的文书先审问,自己则翻看侦察兵身上的东西——一张皱巴巴的地图,上面用铅笔圈着马鞍山主阵地的位置,还有一张纸条,写着“十月初五,主攻马鞍山”
。
“旅长,审出来了!”
文书快步走进来,语气急促,“这侦察兵说,佐藤计划在十月初五动进攻,用坦克突破马鞍山防线,还要趁机救走松井一郎!”
林文澜的眼神瞬间变得严肃,他走到地图前,用红笔圈出十月初五的日期:“通知各营,从今天起进入一级戒备,马鞍山阵地加派两倍岗哨,松井一郎的牢房外再埋一层地雷,绝不能让日军得逞!”
当天下午,林文澜特意去了关押松井一郎的牢房。
牢房建在营地深处的山洞里,外面围着三层铁丝网,铁丝网外是地雷阵,守卫的士兵都拿着上了刺刀的步枪。
林文澜透过铁栏往里看,松井一郎坐在稻草上,脸色苍白,见他进来,突然站起来,眼神凶狠:“林文澜,你们中国人赢不了!
佐藤大佐会救我出去,到时候我要把你们33旅全部杀光!”
林文澜冷笑一声,转身对守卫的班长说:“把他的手铐再紧一紧,每天只给一顿饭,别让他有力气闹事。”
说完,他又检查了地雷阵的引信,确认每颗地雷都能正常引爆,才放心离开。
走到洞口时,他看见陈秀兰正带着医护兵给守卫的士兵换药,她抬头看见林文澜,轻声说:“林少将,要是打仗了,医疗队会跟在前线,您放心,我们不会拖后腿。”
林文澜点了点头,心里一阵温暖。
他知道,这场仗不好打——日军有坦克、有重炮,而33旅只有少量反坦克步枪和迫击炮,但他更知道,自己身边有赵大虎、李大海这样的弟兄,有陈秀兰这样的百姓支持,还有在特训班学到的战术,就算日军来势汹汹,他们也能守住芜湖。
十月初四的晚上,芜湖下起了小雨。
林文澜站在马鞍山主阵地的战壕里,雨水打湿了他的军装,却浇不灭他心里的斗志。
战壕里的士兵们正擦拭着武器,有的在检查弹药,有的在啃干粮,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坚定。
赵大虎走过来,递给他一件蓑衣:“旅长,天凉,披上吧。
明天小鬼子要来,咱们得养足精神。”
林文澜接过蓑衣,披在身上,看着远处日军阵地的灯火,轻声说:“大虎,明天咱们就用重庆学的战术,让小鬼子尝尝厉害。
记住,不管他们怎么进攻,咱们都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