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防部大楼坐落在重庆七星岗的一处高地上,青灰色的外墙在晨雾中显得格外肃穆。
大楼门口的石阶上,已经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轿车,佩戴着不同派系标志的将领们陆续步入会场。
林文澜的车队在八点五十分准时抵达。
他今天特意换上了一身熨烫平整的军常服,胸前仅佩戴着最基本的勋表,既不失身份,又不过分张扬。
就在他推开车门的瞬间,早已等候在门口的记者们立刻围了上来,闪光灯亮成一片。
"
林总司令,请问您对缅北战役有何评价?"
"
有消息说您将出任新战区的司令长官,能否证实?"
副官和卫士迅上前隔开人群。
林文澜面带微笑,却一言不,在警卫的护卫下快步走上台阶。
就在即将进入大门时,他注意到不远处停着一辆黑色的别克轿车,车窗半开,里面坐着的人正是何应钦。
两人目光短暂相接,何应钦微微颔,随即升起了车窗。
"
总座,何总长似乎是在等您。
"
副官低声说。
"
不必理会。
"
林文澜面色不变,"
记住,今天无论生什么,都不要轻易表态。
"
会议在二楼的作战厅举行。
这是一间足以容纳百人的大型会议室,正前方悬挂着巨幅作战地图,两侧分别坐着陆军、海军、空军的高级将领。
林文澜的位置被安排在第三排,紧挨着第二战区的副司令长官卫立煌。
"
文澜兄,久仰了。
"
卫立煌主动伸出手,"
缅北一战,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啊。
"
"
俊如兄过奖了。
"
林文澜谦逊地回应,"
第二战区在晋南的作战,才是真正牵制了日军主力。
"
两人寒暄间,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。
何应钦与陈诚并肩走入,在主席台就座。
与往常不同,今天主持会议的并非是主管作战的刘斐,而是何应钦亲自担任主席。
"
诸位,"
何应钦清了清嗓子,"
今天的会议,主要讨论各战区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与物资分配。
先,请林文澜将军汇报缅北战役的经验总结。
"
这个安排出乎所有人的意料。
按照惯例,这种级别的会议应该先由参谋本部汇报整体战局。
何应钦的这个决定,显然是要把林文澜推到这个敏感会议的风口浪尖。
林文澜沉稳地站起身,走到台前。
他注意到陈诚正低头翻阅文件,似乎对眼前的一切漠不关心。
而坐在侧面的白崇禧,则投来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。
"
诸位长官,"
林文澜展开准备好的地图,"
缅北战役的经验告诉我们,在现代战争中,后勤补给和装备水平往往比兵力多寡更加重要"
他的报告条理清晰,数据详实,既肯定了美式装备带来的火力优势,也指出了部队在丛林作战中暴露出的问题。
然而,当他提到需要加强部队的机械化水平时,台下开始出现骚动。
"
林将军的意思是,我们其他战区的部队都不懂得现代化作战?"
一个略带尖锐的声音响起。
言的是第九战区的参谋长方天,此人素以善于钻营着称。
林文澜面色不变:"
方参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