领赏钱呢!”
林文澜瞪了他一眼,等挑夫走远了,才压低声音说:“你傻啊?这几个是卫生队的,杀了没用,抓了还得管饭。
放了他们,一是卖个人情,万一以后咱们被红军包围,说不定还能留条活路;二是这药箱,咱们直接送团部,就说‘击溃红军运输队,缴获药品若干’,功劳是咱们的,还不用费劲看俘虏——你以为团长真稀罕几个挑夫?”
阿福挠挠头,嘿嘿笑了:“还是排长精明。”
林文澜没笑,他看着马背上的药箱,心里清楚,这点功劳还不够。
补充团在国军里就是后娘养的,要想往上爬,得找个硬靠山——而他们奉化人,最大的靠山,就是南京城里的委员长。
回到团部,林文澜没直接去找团长,而是先去了副官室。
副官老张是他的同乡,都是溪口人,平时多有照应。
“文澜,你这是缴获啥好东西了?”
老张见他牵着马进来,马背上还堆着药箱,眼睛一亮。
“托张哥的福,捡了点小便宜。”
林文澜把马拴好,从药箱里拿出那几瓶阿司匹林,塞到老张手里,“这洋药给嫂子用,治头疼管用。”
老张也不客气,收下药,指了指团长办公室:“团长刚完火,三营昨天追红军,折了两个班,正郁闷呢。
你这会儿进去,可得说话小心点。”
林文澜点点头,又从怀里掏出一张叠得整齐的纸,递给老张:“这是我写的‘剿匪心得’,麻烦张哥帮我递进去。
就说……就说我是溪口林氏的后人,想给团长提个小建议。”
老张接过纸,打开扫了一眼,上面写的是“分进合击,以静制动”
的法子,还特意提了“利用本地乡绅,搜集红军情报”
——这都是委员长在庐山军官训练团讲过的话,林文澜特意找老乡抄了笔记,背得滚瓜烂熟。
“行,我帮你递。”
老张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你小子,脑子就是活泛。”
果然,没过半个时辰,团长就让人喊林文澜进去。
团长坐在太师椅上,手里拿着他的“心得”
,脸色比刚才好看多了。
“林文澜,你是奉化人?”
“是,团长,卑职是溪口人,跟委员长是同乡。”
林文澜立正站好,腰杆挺得笔直。
“哦?”
团长来了兴趣,放下纸,“那你说说,你这心得里写的‘利用乡绅’,具体咋做?”
林文澜早有准备,朗声道:“回团长,红军在山里活动,全靠老百姓接济。
咱们要是能让乡绅出面,给老百姓粮食,让他们别给红军送吃的,红军就成了无源之水。
而且乡绅熟悉地形,能帮咱们带路,比咱们自己瞎闯强。
另外,咱们可以给乡绅‘良民证’,让他们觉得跟着咱们有好处,自然就愿意帮咱们了。”
这话说到了团长的心坎里。
之前围剿红军,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人,山里的老百姓要么帮红军打掩护,要么干脆跑光,粮食都藏起来,国军的补给线拉得老长,苦不堪言。
“说得好!”
团长一拍桌子,“就按你说的办,你带三排,去跟附近的乡绅接洽。
要是办成了,我给你记一功,上报师部!”
林文澜心里一喜,立刻敬礼:“谢团长!
卑职保证完成任务!”
走出团部,老张凑过来,笑着说:“成了吧?我就说你这法子管用。”
“还得靠张哥帮忙。”
林文澜递给他一支烟,“对了,张哥,听说下个月委员长要去南昌视察,师部是不是要选几个‘剿匪模范’去见委员长?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