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戴胄的判罚有意见。
或许他们的家人,随后就可能生一些奇怪的事情。
“既如此,依据我朝律法,左仆射崔明杀人,判秋后处斩。”
一个时辰后,这条判决结果,如同长了翅膀,在永宁城的每个角落传播开来。
无数百姓面对皇宫方向,跪拜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!
但是,在第二天。
另外一件事情,再次点燃了整个大宸国朝野。
京城的盐价在一夜之间,上涨了一倍。
由原来的2o文铜钱,上涨到了4o文。
接着在第二天,盐价再次上涨到6o文。
“陛下,再任其上涨,百姓们就要冲击京兆府了。”
太府寺卿吕文臣,出班上奏。
此言一出,气氛顿时紧张起来。
崔明的事情,刚刚生。
这边盐价就涨成这样。
要说不是崔家在后面使坏。
狗都不信!
“崔永年目前还在搏阳吗?”
他沉声问道。
“还在搏阳。”
李廷方从大臣末尾走了出来。
自从崔永年离开京城。
他时刻都在关注着这老货的动向。
“崔家这是要向朕示威吗?”
李天策脸上带着不屑的冷笑。
“金吾卫统领童林何在?”
门外一个大汉,一步跨进大门。
“臣在。”
“明日正午,西市刑场,崔明斩立决!”
言毕,李天策起身甩袖离去。
下面一众大臣,无不面面相觑。
陛下什么时候,和世家怎么硬刚过。
崔家这么做,明显是为了给陛下施压。
不过,皇帝陛下,往常面对如此状况。
很少和世家硬刚。
因为,如今日这般状况。
硬刚的后果,只能是世家将盐价提的更高。
而盐这种物品,对于国家来说,绝对是战略资源。
它是人体必需的食物,而且无法被其他食物完全替代。
若国家无法保障盐的稳定供应,会直接导致民众健康受损,甚至引抢盐风潮等社会动荡。
因此盐是保障民生底线、维护社会秩序的“刚需物资”
。
当然,在古代没有刚需这样的名词。
“陛下这是要干嘛?和世家准备撕破脸皮吗?”
这是所有大臣此刻的想法。
所有大臣离开后,杜海山跟着一个小太监前往御书房。
“陛下,咱们的盐现在可以放出去了。”
“嗯!
八百里加急,将消息传出去。”
翌日。
西市。
刑场。
从辰时宵禁解除开始。
就有差人开始从大理寺开始戒严。
这一举动,让京城百姓开始关注起来。
不久之后,崔明被判斩立决的消息,开始在京城传开了。
“什么?不是说秋后问斩的吗?怎么如此之快?”
有百姓不解的四处打听情况。
“哎!
听说是崔家为了胁迫陛下放人,将全国盐价提高了三倍。
不想惹毛了陛下,让崔明被改判斩立决。”
“什么,竟是这样。
那崔家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!”
所有百姓纷纷向西市菜市口集结。
对于砍头,大宸的吃瓜群众,一向是津津乐道。
巳时六刻的梆子声刚落,大理寺厚重的牢门“吱呀”
一声被推开。
两名身着皂衣的衙役,手持水火棍,将镣铐加身的崔明,从
